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話劇《穀文昌》:把東山島上的“愚公”演進年輕人心裏

發布時間:2022-07-01 10:47:00來源: 光明網

  “我要是治不了‘沙虎’,就讓這‘沙虎’把我給埋了!”

  在“七一”到來之際,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穀文昌》再次回歸,自6月29日起連演三天,追憶時任福建省東(dong) 山縣縣委書(shu) 記的穀文昌以愚公移山般的毅力,變荒涼沙島為(wei) 海上綠洲的動人事跡。

  當舞台上的穀文昌用質樸無華的話語向肆虐猖獗的“沙虎” (當地人對風沙的叫法)宣戰,掌聲響徹劇院。目光投向觀眾(zhong) 席不難發現,年輕的麵孔占了大多數。自2016年創排以來,話劇《穀文昌》不僅(jin) 斬獲了包括“五個(ge) 一”工程獎、文華獎、戲劇梅花獎在內(nei) 的多項大獎,更憑借飽含深情、質樸無華的真摯演繹,讓東(dong) 山人民念念不忘的“穀公”住進了無數青年觀眾(zhong) 的心裏。

  不落窠臼的主旋律作品

  飛沙走石,狂風巨浪,觀眾(zhong) 雖然身處劇場之中,卻仿佛置身上世紀50年代的“沙灘無草光溜溜,風沙無情田屋休”的東(dong) 山島,真切感受到穀文昌在十五年間帶領東(dong) 山人民治理風沙時的艱難困苦。將裸眼3D等科技元素融入舞台藝術,是導演白皓天與(yu) 年輕一代觀眾(zhong) 對話的方式之一。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進步,話劇舞台藝術也應該更往前進一步。雖然這部戲已經非常成熟,但我們(men) 仍然在每一場的演出中不斷嚐試創新,力求符合新時代觀眾(zhong) 的審美。”

  除了在表現形式上注入新意,在白皓天看來,打動年輕人的關(guan) 鍵仍然在於(yu) “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故事內(nei) 核,不能落入“高大全”“假大空”的俗套。

  劇中,穀文昌與(yu) 夫人史英萍拌嘴打趣的日常互動時常令人捧腹,同為(wei) 河南人的夫妻倆(lia) 還在家中唱起了豫劇《穆桂英掛帥》,時代感與(yu) 煙火氣在不經意間便鑽進觀眾(zhong) 的心裏。

  “加入這段豫劇,其實就是想用藝術的方式把穀文昌的家庭出身、生活背景做一些交代,同時也增加了趣味性。我們(men) 希望這個(ge) 舞台充滿生活氣息,塑造一個(ge) 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縣委書(shu) 記。”

  帶著泥土與(yu) 露珠的書(shu) 記

  “我精神頭好著呢!一鍬下去還能挖出一個(ge) 大坑來!”演出接近尾聲時,彌留之際的穀文昌始終牽掛著東(dong) 山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回想年輕時植樹治沙的往事時,帶著一股“老小孩”的倔勁。

  說起這段從(cong) 平凡生活裏“長出來”的戲,飾演穀文昌的演員褚栓忠告訴記者,其實這句台詞原本是“挖地三尺”,但從(cong) 小生活在河北農(nong) 村的他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曆,反複揣摩人物的語言習(xi) 慣,在演出中把表達改為(wei) 了更樸實生動的“挖出一個(ge) 大坑來”。

  曾在多部農(nong) 村題材影視作品中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的褚栓忠,把一個(ge) 沾著泥土、帶著露珠的穀文昌演“活”了——這是無數年輕人走出劇場後的共同感受。《穀文昌》在全國各地高校巡演時,大學生們(men) 總會(hui) 全場起立鼓掌。

  “有一次在雲(yun) 南演出後,有幾個(ge) 大學生一直跟在我們(men) 身後,想向我們(men) 表達看劇後激動的心情,說在觀看演出期間多次落淚。我能感覺到這些學生內(nei) 心是那麽(me) 振奮,原本以為(wei) 年輕人更喜歡追求時尚前衛的作品,但其實他們(men) 心中有著愛國愛民的情懷,他們(men) 會(hui) 被穀文昌這樣的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人深深打動。”

  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自話劇《穀文昌》創排至今,劇組曾先後8次奔赴東(dong) 山縣,走遍東(dong) 山224平方公裏土地,處處皆可聽聞“穀公”的故事。 “每次到穀文昌紀念館都能看到許多鮮花,來祭拜穀公的人來自全國各地,還有從(cong) 海外回來的華僑(qiao) 。也遇到了很多當地的年輕人,他們(men) 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所以發自內(nei) 心地感激穀文昌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導演白皓天說。

  前不久,在文化節目《從(cong) 延安出發》中,“90後”文藝工作者劉昊然向電視劇版《穀文昌》主演劉佩琦提問:“東(dong) 山人民逢年過節,都‘先祭穀公,後拜祖宗’,穀文昌究竟為(wei) 當地百姓做了什麽(me) ?”

  如今,無論在影視節目或是話劇舞台之中,這個(ge) 問題都已經找到了不朽的答案。而在打動人心的文藝作品的背後,這份答案,由一位“心中有黨(dang) 、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黨(dang) 員幹部用平凡而偉(wei) 大的一生書(shu) 寫(xie) 。穀文昌這個(ge) 名字,以及那段曾經不為(wei) 當代青年所熟知的故事,正在穿越時空,以精神的力量在無數人心中築起豐(feng) 碑。

  (光明網見習(xi) 記者 李宜蒙)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