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意義重大
作者:嚴(yan) 書(shu) 翰(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zhuan) 家)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十個(ge) 明確”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內(nei) 容作出係統概括,其中指出,“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大意義(yi)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推向前進。
對曆史性課題進行科學回答
改革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生存發展之道。社會(hui) 主義(yi) 經過了從(cong) 空想到科學、從(cong) 理論到實踐、從(cong) 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使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了從(cong) 空想到科學的偉(wei) 大飛躍。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和空想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大區別,就在於(yu) 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把社會(hui) 主義(yi) 看作一個(ge) 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實踐過程。要看到,馬克思、恩格斯關(guan) 於(yu) 未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設想很多是預測性的,他們(men) 沒有經曆全麵治理一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實踐,更沒有遇到後來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所麵臨(lin) 的矛盾和問題。縱觀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曆史,怎樣治理社會(hui) 主義(yi) 這樣全新的社會(hui) ,在以往的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中沒有解決(jue) 得很好。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深入思考和探索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治理中國的問題。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在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guan) 頭,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這個(ge) 總目標是由兩(liang) 句話組成的一個(ge) 嚴(yan) 密整體(ti) ,第一句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規定了中國特色製度模式選擇的根本方向,第二句話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回答了在這個(ge) 方向指引下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發展路徑的鮮明指向。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著眼於(yu) 黨(dang) 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ti) 擘畫,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從(cong) 而進一步對怎樣治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這個(ge) 曆史性課題作出科學回答,並為(wei) 我國今後進一步治理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實踐提供根本遵循。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在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曆史上的重大意義(yi) ,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為(wei) 奮進新征程提供製度保障
黨(dang) 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liang) 個(ge) 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從(cong) 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從(cong) 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展望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台階,關(guan) 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至關(guan) 重要。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ge) 關(guan) 鍵一招,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製度集成結合起來,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ju) 措,加強製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提升改革綜合效能,推動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打開新局麵。
製度優(you) 勢是一個(ge) 國家的最大優(you) 勢。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係統總結了我國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13個(ge) 方麵的顯著優(you) 勢,揭示了“中國之治”的“製度密碼”。製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隻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才能更好發揮治理體(ti) 係的效能,才能有效保證經濟社會(hui) 全麵發展。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是一個(ge) 有機整體(ti) ,相輔相成。國家治理體(ti) 係是在黨(dang) 領導下管理國家的製度體(ti) 係,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和黨(dang) 的建設等各領域體(ti) 製機製、法律法規安排,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製度。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製度管理社會(hui) 各方麵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等各方麵能力。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ti) 係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ti) 係的效能。
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ge) 不斷推進的過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為(wei) 人民幸福安康、為(wei) 社會(hui) 和諧穩定、為(wei) 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製度體(ti) 係,是一項宏大工程,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麵的係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ti) 效應、取得總體(ti) 效果。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長期保持並不斷發展我國國家製度和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勢,必將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提供堅強製度保障。
確保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同時還要看到,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影響,國際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給我們(men) 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當代中國正在經曆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我們(men) 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偉(wei) 大夢想必須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堅決(jue) 破除一切頑瘴痼疾,必須全麵深化改革,把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是黨(dang) 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製度體(ti) 係。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ou) 越性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億(yi) 多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製度和治理體(ti) 係。
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ti) 目標,其中包括:到2035年,各方麵製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鞏固、優(you) 越性充分展現。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麵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