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剪紙如畫 纖毫畢現

發布時間:2022-07-04 14:5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俊美的小姑娘坐在一捆柴禾上托腮沉思,一縷頭發從(cong) 圍巾中逸出,垂在額上;蒼老的婦人,手臉的皺紋如樹皮,白發蒼蒼,銀絲(si) 如縷;長白山上,飛瀑流泉,參天大樹,風吹葉擺……這是民間藝術家李寶鳳的剪紙作品,第一次看到的人往往會(hui) 發出這樣的感慨:“以為(wei) 是油畫,原來是剪紙,歎為(wei) 觀止!”

  李寶鳳是吉林省寶鳳藝術博物館館長、吉林省工藝美術大師,潛心研究創作剪紙幾十年,作品多次在全國、國際比賽中獲獎。她的藝術創新,改變了很多人對剪紙的印象。

  一說到剪紙,人們(men) 腦海裏往往會(hui) 出現紅色的、喜氣洋洋的窗花,而李寶鳳剪出的剪紙像畫一樣。她的油畫風格剪紙,纖毫畢現,細致精美;國畫風格剪紙,山水之間飄逸有致,得其形,更得其意。

  “這種藝術效果,源於(yu) 我在技法上采用了多層套色剪紙法。”李寶鳳說,“多層套色中的每一層,都是一幅完整的單層剪紙作品,必須‘千剪不斷’。單層剪紙做出來後,再一層層地貼在一起,有多少種顏色就有多少層,為(wei) 了保證效果,大部分畫都有幾十層。”

  大約十六七年前,李寶鳳試著用不同顏色剪紙穿插創作,一遍一遍地試。從(cong) 剪出三四層,一直到20多層,最後能達到七八十層。終於(yu) ,自然風光、器物人物,都變得栩栩如生。

  層層疊疊的套色技術,讓剪紙煥發生機。纖毫畢現到少女頭上的銀飾,都仿佛在陽光下閃耀光澤,光影交錯間技藝盡顯。有一次,一位知名油畫家的作品,被李寶鳳用剪紙呈現出來。畫家本人看了又看,驚訝地說:剪得比畫得都好,剪紙讓油畫煥發出新生命。

  高台起於(yu) 壘土,成功的作品背後要有深厚的積澱。“剪紙從(cong) 一層到幾十層首先要有素描基礎,要學習(xi) 構圖。還要研發剪紙的紙張。”李寶鳳說。這些年,她不斷學習(xi) ,吸收借鑒各種美術形式,有一年去敦煌看壁畫,如癡如醉,非常受啟發。

  “我小時候就喜歡剪紙,有天賦。”李寶鳳笑著說。1966年,她出生於(yu)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一個(ge) 普通農(nong) 民家庭。小寶鳳看著老太太、小媳婦,手裏拿把剪刀剪啊剪,一幅漂亮的畫就出來了。六七歲時,她終於(yu) 忍不住也拿起剪子,有樣學樣,剪了起來。“大人們(men) 都不禁驚歎,這小丫頭,怎麽(me) 剪得這麽(me) 好呀!”時至今日李寶鳳說起這事,眼裏還忍不住都是笑。

  最讓李寶鳳遺憾的是,因為(wei) 家庭原因早早輟學。但她堅持自學,到處找書(shu) 看、借書(shu) 看。沒事的時候,她就趴在炕上畫啊畫;找不到紙,她就撿起樹葉子,不斷地剪啊剪。

  後來,自學不輟的李寶鳳終於(yu) 走出鄉(xiang) 間,考入職高。1986年畢業(ye) 後,因為(wei) 出類拔萃的繪畫特長,她當上了民辦教師。

  1996年,李寶鳳開始創作剪紙紅樓夢。人物眾(zhong) 多,如何拿捏?“我一遍遍看原文,找資料,甚至連環畫都看,主要是為(wei) 了揣摩人物性格,思索如何表現人物細節。每個(ge) 人都一遍遍地剪,直到滿意為(wei) 止。”作品完成後,得到中國紅學泰鬥周汝昌的連聲讚歎。老先生贈李寶鳳一首詩:“紅箋一丈現紅樓,滿眼群芳百態收。也似媧皇鋪彩石,神工巧剪世無儔(chou) 。”

  李寶鳳不僅(jin) 在國內(nei) 受到認可,近年來,她還到韓國、印度尼西亞(ya) 、新加坡、俄羅斯舉(ju) 辦剪紙藝術展和現場表演,推動中國剪紙走向世界。“在俄羅斯,觀眾(zhong) 特別喜歡用剪紙的形式作畫。”李寶鳳說,“無論在哪,我都是用作品說話,努力用剪紙講好中國故事。”

  如今,李寶鳳最大的心願是傳(chuan) 承。這些年,她開設師徒工作間,培養(yang) 各地學生近萬(wan) 人。她的學生也在帶學生。“前幾天,有學生發來在小學課堂上傳(chuan) 授剪紙技藝的照片,我特別高興(xing) 。更多的小孩子開始學,讓這門古老技藝後繼有人。”李寶鳳說。

  她還花費很大心血開辦了吉林省寶鳳藝術博物館。這座集收藏、整理、展覽、保護、傳(chuan) 承、搶救、研究為(wei) 一體(ti) 的民間工藝和剪紙藝術博物館,位於(yu) 長春市雙陽區,2014年建成後常年免費開放。

  “我一直在想,手藝不能流失,要培養(yang) 更多年輕人,特別是孩子。”李寶鳳說,“通過孩子們(men) 的小手,把周圍的美再現出來,多麽(me) 美好!”

  (孟海鷹 本文配圖為(wei) 李寶鳳剪紙作品,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