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建設理應兼顧共享與安全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主動順應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全麵開創數字政府建設下發“任務書(shu) ”。
當前,作為(wei) 我國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等一係列重大部署的重點之一,數字政府建設已經從(cong) 探索階段轉向縱深發展階段,應用場景不斷豐(feng) 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數字政府體(ti) 現在政府政務、城市管理的方方麵麵,在部門業(ye) 務協同、資源集中共享、模式創新、安全保障方麵,仍然麵臨(lin) 著諸多的挑戰。
首先,目前政府多個(ge) 部門已經開始了數字化建設,比如交通、醫療、社保、政務、疫情防治等,但部門之間一體(ti) 化的協同業(ye) 務模式尚未建立起來,統籌調度機製仍待完善。同時,城市之間的數字業(ye) 務也相對獨立,頂層設計、技術框架、管理流程和模式未形成統一標準,對於(yu) 跨行業(ye) 、跨區域和跨部門的業(ye) 務問題,缺乏有效、便捷的解決(jue) 方案。
其次,數字政府建設和管理,是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wei) 前提的,雖然目前住建、醫療、治安、教育、交通、環保等各個(ge) 部門都形成了自身的數據庫並進行相應的數字化管理,但是各個(ge) 部門之間的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質量參差不齊,使得數據的關(guan) 聯、匹配難度大,無法發揮數據最大價(jia) 值。另一方麵,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溝通能力有待提升,公共部門數據在實際場景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仍需挖掘。
最後,數字政府在提供便捷、智慧高效服務的同時,在數字基礎設施、信息數據傳(chuan) 輸、智能分析決(jue) 策等環節的風險和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基礎設施的集中開放,大量終端的接入,多源數據分析等,增加了數據泄露、信息丟(diu) 失等風險。
數據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基礎要素。作為(wei) 公共服務及管理部門,政府應提升政務數據公共服務屬性,促進數據紅利的充分釋放。
一方麵,政府需要解決(jue) 數據“匯集難、共享難”的問題,做好數據資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標準,保障數據質量,以實現數據供需一本賬,提升數據管理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麵,應從(cong) 頂層設計和製度規劃方麵,確立數字化管理過程的行為(wei) 準則,始終要保障數據安全,利用製度和技術雙重手段,建立事前預防、事中監督和事後處理的全流程高效監管製度。
值得重視的是,應用場景多元化仍舊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趨勢。因此,多部門的串聯,多區域、多主體(ti) 的協調,仍需要進一步確立權責,從(cong) 而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便捷、高效和透明的服務。
(作者係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盤和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