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金話筒”主持人汪文華:退休賦閑不忘中國曲藝

發布時間:2022-07-07 10: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同期】汪文華

  相聲、小品、魔術、雜技、評書(shu) 、笑話、說唱一曲,東(dong) 西南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

  【解說】7月5日,暑假伊始,70後、80後幾代人熟悉的旋律從(cong)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齊雲(yun) 山鎮雲(yun) 山書(shu) 院再次唱起。原中國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製片人、主持人、中國“金話筒”獎獲得者汪文華在這裏與(yu) 當地村民及小學生們(men) 圍聚一堂,教他們(men) 學習(xi) 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曲藝文化。

  【同期】汪文華

  新黃山人、新齊雲(yun) 山人,就不僅(jin) 他的學業(ye) 優(you) 秀,學習(xi) 成績優(you) 秀,而且在這個(ge) 文化素質方麵,尤其是在藝術感覺上也要有一點。你看孩子們(men) 都很拿得出去,咱們(men) 也要好好地培養(yang) 他們(men) ,正好不僅(jin) 培養(yang) 了孩子,而且對我們(men) 的民族文化藝術都能提高,後繼有人了,這是迫不及待要解決(jue) 的問題。

  【解說】據了解,《曲苑雜壇》設立之初便是以“弘揚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為(wei) 宗旨,在1991年11月2日開播後,成為(wei) 了70後、80後幾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2011年,隨著《曲苑雜壇》的停播,汪文華也漸漸淡出觀眾(zhong) 的視線。退休後,她一邊全力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一邊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學習(xi) 舞蹈、京劇等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

  【同期】汪文華

  我記得剛開始學的時候,就唱一段京劇,累得我上氣不接下氣,後來我就看到我的身體(ti) 不太行,覺得體(ti) 力不行,氣息不支,後來我就開始就繼續練,現在基本上是兩(liang) 年多了,我覺得一唱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都沒問題,就說明我通過京劇這種藝術形式,它對人的身體(ti) ,鍛煉身體(ti) ,鍛煉氣息,真的是很有好處的。我也希望我的老年朋友們(men) ,也不要退了休就完全在家了,還是要多學點東(dong) 西,這樣對我們(men) 的身體(ti) 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解說】2013年,汪文華來黃山旅遊,被黃山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淳樸的民風所吸引,成為(wei) 了一名旅居於(yu) 此的新黃山人。如今,汪文華跟當地普通的村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隴畝(mu) ,養(yang) 花弄草。

  【同期】汪文華

  我就覺得這個(ge) 地方真的是山美水美,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這個(ge) 民風好,民風樸實,你看現在我們(men) 出來吧,真的是大門二門是不關(guan) 不鎖的,沒有人進去拿你東(dong) 西,老百姓非常的樸實。到這兒(er) 來之後特別開心,怎麽(me) 開心呢?有的時候一早就是興(xing) 奮,完了裏邊兒(er) 這個(ge) 小鳥兒(er) ,一大早它就把我吵醒了,嘰嘰喳喳的,我就特別高興(xing) ,我就拉開窗簾,就看著它,背後看著那個(ge) 齊雲(yun) 山,我覺得特別美,起床,我就起來了,起來之後洗漱完了之後啊,我就上那個(ge) 橫江旁邊,我就去走一走,我就走到那兒(er) 不由自主地就唱一唱。每天都是這樣,早晨起來在那兒(er) 唱唱歌,回去吃早飯,吃完早飯就在鄰居家聊聊天,聊完天之後就吃完午飯之後休息一下,起來之後學習(xi) 學習(xi) 啊,反正就特別開心一天。

  【解說】因為(wei) 喜歡,黃山成了汪文華的第二故鄉(xiang) ;因為(wei) 熱愛,曲藝成了汪文華畢生的眷戀。在享受舒適愜意田園生活的同時,汪文華也不忘中國曲藝的發展,她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到鄉(xiang) 村,紮根鄉(xiang) 村,為(wei) 中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出一份力。

  【同期】汪文華

  劉蘭(lan) 芳劉老師是我們(men) 原中國曲協主席,也是為(wei) 我們(men) 中國曲藝做出貢獻的人,你看他的兒(er) 子王岩老師就說,今後他就想辦個(ge) 學,教教孩子們(men) (曲藝),我說太好了,那你今後要真要這樣的,這是要浪費時間的,要用時間的,要那個(ge) 不計報酬地要做這個(ge) 工作,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會(hui) 助你一臂之力。

  【解說】汪文華所在的小區居民大多來自全國各地,有的從(cong) 事文學研究、有的從(cong) 事藝術創作,也有的從(cong) 事商貿文旅,他們(men) 熱心鄉(xiang) 村,關(guan) 心文化事業(ye) 發展,於(yu) 是聯合齊雲(yun) 山鎮政府,共同捐建了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的現代鄉(xiang) 村書(shu) 院——雲(yun) 山書(shu) 院。她與(yu) 新、老黃山人相約在此,啟動“2022守望齊雲(yun) 計劃”,期冀打開鄉(xiang) 村對外交流、創新發展的新窗口。

  成展鵬 樊成柱 餘(yu) 俊翔 劉鴻鶴 安徽黃山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