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錨定目標 持續發力 強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發布時間:2022-07-26 17:1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廣大青年應人人爭(zheng) 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人人爭(zheng) 做環保法律政策的宣傳(chuan) 者、綠色行動的實踐者、生態環境的監督者,匯聚成共建美麗(li) 中國的強大青春合力。

  ——————————

  地球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清潔美麗(li) 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等多個(ge) 場合,多次強調推動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men) 要建設的現代化的顯著特質。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我們(men) 必須錨定目標,持續發力,持之以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從(cong) 理念、法律、政策、體(ti) 製、組織、作風上全麵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藍天白雲(yun) 、清水綠岸明顯增多,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麵臨(lin) 一些矛盾和挑戰。我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但生態係統質量不高、穩定性不強,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完全到來,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目標相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都還有一定差距。我們(men) 距離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在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階段性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們(men) 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全麵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入打好”,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已基本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麵,綠色逐漸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但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決(jue) 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須以之為(wei) 引領,堅定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要加快經濟綠色轉型升級,要建立與(yu) 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相適應的綠色經濟體(ti) 係,使經濟發展少損害不損害自然生態係統,促進自然生態係統質量不斷提升。要全過程、全方位建立節約、清潔、循環、低碳的新型生產(chan) 方式。運用綠色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高綠色競爭(zheng) 力。

  要把“雙碳”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把實現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為(wei) 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上。要堅持結果導向,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要加快推動“三線一單”成果落地實施,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麵節約、循環利用,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you) 化和倒逼作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工作,既堅決(jue) 守住底線,又主動擔當作為(wei) ,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環境效益多贏。

  夯實人與(yu) 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質量基礎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you) 先領域,是建設美麗(li) 中國的重要基礎,也是人與(yu) 自然和諧的基礎。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較為(wei) 嚴(yan) 重、生態係統退化的問題依然存在,推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任重而道遠。

  要堅持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努力從(cong) 源頭上使汙染物排放降下來、生態環境質量好起來。要推動汙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guan) 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加快解決(jue) 較為(wei) 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不斷拓展攻堅領域,加快補齊臭氧汙染治理短板,加大噪聲汙染等治理力度,探索新汙染物治理,強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治理,深入推進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堅持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恢複,持續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一體(ti) 保護,推進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完善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加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拯救力度。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督機製,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縣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狀況監測評估,有效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

  爭(zheng) 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民群眾(zhong) 共同參與(yu)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ye) 。傳(chuan) 播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li) 中國,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不僅(jin) 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相關(guan) 部門以及企業(ye) 的責任,更應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自覺行動。廣大青年應人人爭(zheng) 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人人爭(zheng) 做環保法律政策的宣傳(chuan) 者、綠色行動的實踐者、生態環境的監督者,匯聚成共建美麗(li) 中國的強大青春合力。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jia) 值觀念。在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地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加尊重自然和效法自然,在衣食住行遊樂(le) 各方麵形成文明健康的新風尚。

  要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監督和生態環保誌願活動。通過大力開展生態環境誌願服務,積極有序參與(yu) 生態環境監督工作,講好中國生態環保故事,推動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改進創新,為(wei) 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為(wei) 東(dong) 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研究院(智庫)特邀研究員、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研究員】

  賀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