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鞏固回升態勢 堅定發展信心

發布時間:2022-07-27 16:24:00來源: 新華社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疫情多發散發,不利影響明顯加大,經濟發展極不尋常,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yan) 重衝(chong) 擊。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觀大勢、謀全局,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攻堅克難、企穩回升,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彰顯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經濟運行企穩回升

  回眸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前2個(ge) 月開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彈和烏(wu) 克蘭(lan) 危機等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下行壓力陡然增大;5月下旬以來,經濟運行持續企穩回升,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進入6月以來,諸多經濟指標回升態勢明顯:

  重要經濟先行指標——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2%,連續三個(ge) 月收縮後重返擴張區間;

  物流業(ye) 景氣指數為(wei) 52.1%,較上月回升2.8個(ge) 百分點,這是該指數時隔三個(ge) 月再次回到50%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比5月份加快3.2個(ge) 百分點;

  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月份下降6.7%轉為(wei) 增長3.1%……

  “麵對異常複雜困難局麵,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疫情反彈得到有效控製,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說。

  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來之不易。麵對風險挑戰,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hui) 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謀劃推出,六方麵33項政策持續加力,全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截至7月20日,全國合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萬(wan) 億(yi) 元;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3.68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9192億(yi) 元;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城鄉(xiang) 基層就業(ye) 崗位發布……

  從(cong) 33項政策聚焦紮實穩住經濟,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階段性措施與(yu) 製度性安排結合,普惠公平與(yu) 精準支持配合,著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運行的軌道。

  加快推動水利、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投資,通過發行金融債(zhai) 券等籌資3000億(yi) 元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北京、合肥、福州等多個(ge) 城市發放消費券;密集部署一係列穩外貿舉(ju) 措……穩投資、促消費、穩外貿,著眼於(yu) 暢通經濟循環的一係列部署,為(wei) 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從(cong) 總量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正增長,“穩”的基礎不斷加固。

  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0.4%;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6.1%;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654萬(wan) 人。

  從(cong) 結構看,新動能保持較快成長,“進”的動能加速集聚。

  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20.2%;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ge) 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個(ge) 百分點……

  “麵對內(nei) 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衝(chong) 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nei) 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袁達說。

  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疫情衝(chong) 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把保障民生置於(yu) 突出位置、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至關(guan) 重要。

  就業(ye) 是頭等民生大事、穩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受疫情衝(chong) 擊等影響,今年以來就業(ye) 壓力陡然上升,民生保障難度增加。各方麵持續加大穩就業(ye) 力度,強化民生兜底保障。

  對餐飲、零售等5個(ge) 特困行業(ye) 企業(ye) 及17個(ge) 其他行業(ye) 的困難企業(ye) 實行階段性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政策,提高中小微企業(ye) 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至90%,加力落實社保、培訓等補貼,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

  促進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就業(ye) 是就業(ye) 工作的重中之重。對高校畢業(ye) 生,實施百萬(wan) 就業(ye) 見習(xi) 崗位募集計劃,促進青年提升職業(ye) 能力;對農(nong) 民工,深化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大力培育勞務品牌,積極拓寬務工渠道……截至6月末,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達3223萬(wan) 人,同比增加160萬(wan) 人。

  今年以來,國際能源、糧食價(jia) 格大幅上漲,全球通脹壓力上升,做好保供穩價(jia) 更顯意義(yi) 重大。

  中央財政下達資金300億(yi) 元為(wei) 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補貼,投放100萬(wan) 噸國家鉀肥儲(chu) 備;自今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對所有煤炭實施稅率為(wei) 零的進口暫定稅率;加快煤炭優(you) 質產(chan) 能釋放,完善煤炭中長期交易價(jia) 格機製……

  麵對全球通脹壓力,我國堅決(jue) 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確保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供應充足、價(jia) 格平穩,成為(wei) 全球物價(jia) 的重要“穩定器”。

  “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我們(men)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jia) 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漲幅3%左右的CPI預期目標可以實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價(jia) 格司司長萬(wan) 勁鬆說。

  更加注重困難群眾(zhong) 救助幫扶,兜住民生底線。聚焦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在原來發放生活補助基礎上增發生活補貼;為(wei) 困難群體(ti) 代繳養(yang) 老、醫療保險費,防止脫貧戶返貧;及時啟動社會(hui) 救助和保障標準與(yu) 物價(jia) 上漲掛鉤聯動機製,發放臨(lin) 時價(jia) 格補貼。截至5月底,中央財政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預算1546.8億(yi) 元已全部下達。

  順應群眾(zhong) 期盼補短板破難題,增進民生福祉。今年起,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可按照每個(ge) 每月1000元的標準納入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擬中選327個(ge) 產(chan) 品,平均降價(jia) 48%;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上半年,我國社會(hui) 領域投資增長14.9%,明顯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速。

  外商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yu) 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

  6月21日,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hui) 閉幕。本屆峰會(hui) 吸引476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和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負責人參加,共簽訂99個(ge) 重點外資項目,總投資額156億(yi) 美元。

  峰會(hui) 期間,生物製藥企業(ye) 阿斯利康宣布在山東(dong) 青島投資建設生產(chan) 供應基地並設立區域總部,成立以罕見病為(wei) 主題的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創新園及產(chan) 業(ye) 基金。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對醫療健康的更高需求,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支持創新藥研發的利好政策,為(wei) 我們(men) 在華投資帶來廣闊機遇。”阿斯利康中國總裁王磊說。

  阿斯利康加碼在華投資,是跨國公司看好中國發展前景的一個(ge) 縮影。

  一組數據展現外界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

  今年前5個(ge) 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折合877.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2.6%;截至5月底,我國登記在冊(ce) 外商投資企業(ye) 66.6萬(wan) 戶,比上年底增長0.3%。一季度,72.1%的外資企業(ye) 在華增資幅度大於(yu) 5%。

  中國美國商會(hui) 近期發布的2022年度《美國企業(ye) 在中國白皮書(shu) 》顯示,83%的受訪企業(ye) 不考慮將生產(chan) 或采購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區。

  中國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消費市場不斷擴容提質,新業(ye) 態與(yu) 新趨勢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投資者分享“中國機遇”。

  總麵積達10萬(wan) 平方米、預計600多個(ge) 全球新品首發首秀、中外參展品牌2800餘(yu) 個(ge) 、境外企業(ye) 參展麵積占比由首屆的75%增加至80%……

  7月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hui) ,吸引著全球企業(ye) 的目光。

  “我們(men) 希望借助消博會(hui) ,為(wei) 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先進產(chan) 品,全麵助力中國消費者高品質美好生活。達能始終看好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市場機遇。”跨國食品飲料公司達能中國、北亞(ya) 及大洋洲總裁謝偉(wei) 博說。

  肯尼亞(ya) 經濟學者貝亞(ya) 特麗(li) 斯·馬蒂裏-邁索裏近日表示,中國經濟基礎堅實,在新冠疫情反複、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上半年經濟數據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要抓住經濟恢複關(guan) 鍵期,狠抓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增效力激活力添動力,不斷鞏固經濟穩定恢複的基礎,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付淩暉說。

  牢牢把握有利條件,正視困難不畏懼,堅定信心有幹勁,中國經濟航船必將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穩致遠。

  文字記者:齊中熙、張辛欣、申铖、魏玉坤

  新媒體(ti) 編輯:王晶晶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