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七虎: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
盛夏的北京,百花齊放、生機勃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95周年之際,中央軍(jun) 委在京隆重舉(ju) 行頒授“八一勳章”和榮譽稱號儀(yi) 式。榮獲“八一勳章”的英模行列中,一位滿頭白發的老院士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陸軍(jun) 工程大學教授錢七虎——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的引領者,防護工程和岩石力學專(zhuan) 家,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
“一個(ge) 人活著是為(wei) 了什麽(me) ?”這是60多年前錢七虎在哈爾濱軍(jun) 事工程學院就讀時,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觀教育課的主題。
60多年裏,錢七虎始終戰鬥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為(wei) 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國之需要,我之理想。
初心,便是時代鐫刻在錢七虎心中永恒的烙印。
20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雲(yun) ……當人們(men) 歡呼慶賀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衝(chong) 進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世間萬(wan) 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在錢七虎看來,如果說核武器是對付敵對軍(jun) 事力量銳利的“矛”,那麽(me) 防護工程則是一麵堅固的“盾”。
那一年,錢七虎受命為(wei) 空軍(jun) 設計飛機洞庫防護門。為(wei) 了找準原有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他專(zhuan) 門到核爆試驗現場調查研究。
經過深入調查思考,錢七虎決(jue) 定大膽采用剛剛興(xing) 起的有限單元法,但這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結構計算。
當時,國內(nei) 大型計算機設備緊缺,為(wei) 了求取最科學的方案,他來回奔波於(yu) 北京、上海,利用節假日和別人吃飯、睡覺的空隙打“時間差”蹭設備用。
兩(liang) 年後,當他負責設計的當時我國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飛機洞庫防護門通過成果鑒定時,他卻患上了嚴(yan) 重的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
勇於(yu) 攀登的人腳步從(cong) 不停歇。緊接著,他不顧病痛又趁熱打鐵開始“有限單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的研究攻關(guan) 。長期的勞累又誘發了嚴(yan) 重的痔瘡,但他還是堅持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疼得不敢坐,他就趴在床上寫(xie) 專(zhuan) 著。
近年來,軍(jun) 事偵(zhen) 察手段不斷更新,高技術武器與(yu) 精確製導武器相繼湧現,防護工程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精確製導鑽地彈的出現,更是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
“‘矛’升級了,我們(men) 的‘盾’就要及時升級。”麵對一項項世界級國防工程的防護難題,錢七虎帶領團隊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從(cong) 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cong) 單體(ti) 工程到工程體(ti) 係防護、從(cong) 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yu) 技術體(ti) 係,製定了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解決(jue) 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難題。
2019年,錢七虎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按說,錢七虎早已退休,功成名就,可以坐下來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可他卻還像“空中飛人”一般奔波、精力不減當年。作為(wei) 多個(ge) 國家重大工程的專(zhuan) 家組成員,錢七虎在港珠澳大橋、雄安新區、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dong) 輸工程、能源地下儲(chu) 備等方麵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決(jue) 策建議。
采訪中,已經85歲的他坦言,“感覺活得很充實,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個(ge) 人,隻有把個(ge) 人的理想與(yu) 黨(dang) 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jia) 值。”談及自己的人生曆程,錢七虎目光堅定,“為(wei) 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是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的事業(ye) 所在、幸福所在!”(張 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