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海南陵水傳承保護疍家文化:漁家風情代代傳

發布時間:2022-08-04 15:27:00來源: 光明網

  百年來,他們(men) 依水而居,舟楫為(wei) 家,靠岸成村;他們(men) 建漁排、搭木屋,漂浮海上,靠漁為(wei) 生。

  他們(men) 是疍家人。

  疍家人屬於(yu) 漢族,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海上,形成了區別於(yu) 陸地的獨特習(xi) 俗,逐漸產(chan) 生了水上婚嫁、疍家調等獨具特色的疍家文化。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就有幾個(ge) 疍家人生活的海上村落——新村鎮的海鷹、海鷗、海燕3個(ge) 村和英州鎮的赤嶺村。目前,新村鎮有漁排456戶、船舶1475艘,有5000餘(yu) 人常年生活、生產(chan) 在海上。

  在新村港,一排排船屋漂浮在海岸邊,船屋外是由“田”字形養(yang) 殖網箱組成的疍家漁排,每家每戶的船屋、漁排相互挨著,由點成線,由線成片,形成了廣闊的海上村落。

  船屋裏“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客廳、臥室、廚房、廁所等一應俱全。村民們(men) 白天在海麵工作,晚上回屋裏休息。為(wei) 了出行方便,疍家人還創造了一種出行工具——“海上出租船”,穿行於(yu) 各漁排與(yu) 碼頭間,供村民買(mai) 賣、孩子上學、遊客參觀等使用。

  疍家人靠漁為(wei) 生。在新村港,漁民們(men) 淩晨時分就出海打魚,清晨帶著新鮮海貨趕回碼頭販賣。留在家中的成員則負責整理漁獲、洗刷漁排、編織漁網等工作,一家人相互配合,創造美好生活。

  常年漂泊海上,疍家人創作出獨特的疍家曲調“鹹水歌”。“鹹水歌”是一種漁歌,也是海南民俗文化中的代表民歌之一,承載著“一曲傳(chuan) 情,景寄於(yu) 情”的疍家海上民俗文化記憶。

  為(wei) 保護和傳(chuan) 承疍家文化,挖掘疍家文化底蘊,進而推動文化資源向文化產(chan) 業(ye) 轉變,近年來,陵水大力治理海域生態環境,堅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ye) 走”,推出“文化+旅遊”模式,努力實現生態效益與(yu) 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從(cong) 水質汙染嚴(yan) 重、漁排雜亂(luan) 到海水清澈、漁排有序幹淨,如今,新村港的環境已經大變樣,前來參觀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在新村碼頭,海南疍家博物館項目正在建設,進度已完成一半,海上疍家民宿也在加快發展。據了解,海南疍家博物館建成後,將與(yu) 新村鎮域、疍家聚落、南灣猴島、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漁港碼頭等形成旅遊產(chan) 業(ye) 體(ti) 係,促進地方產(chan) 業(ye) 集群多元化集聚,提升區域經濟實力。

  不久前,海南省委書(shu) 記沈曉明在陵水調研時提出,陵水要肩負起傳(chuan) 承保護發展疍家文化的重任,聚焦疍家民俗特色,形成旅遊新業(ye) 態。接下來,陵水將進一步打造疍家風情小鎮、海洋旅遊小鎮等文旅項目,將疍家文化承載的豐(feng) 富意蘊傳(chuan) 承好、保護好、發展好。(孫海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