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數字人才剛需時代
【經濟界麵】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向社會(hui) 公示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新版大典的一個(ge) 亮點,就是首次標注了數字職業(ye) ,數量高達97個(ge) 。標注數字職業(ye) 是我國職業(ye) 分類的重大創新,對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發展以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數字經濟催生數字職業(ye)
“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增材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庫運行管理員”“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商務數據分析師”“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從(cong) 職業(ye) 大典中這些數字職業(ye) 的名字就能看出來,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不僅(jin) 在一二三產(chan) 業(ye) 均有分布,而且已廣泛滲透到社會(hui) 生產(chan) 、流通、分配及消費的各個(ge) 環節。
人社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此次大典修訂中,為(wei) 全麵、客觀、準確反映當前社會(hui) 職業(ye) 發展實際狀況,將近年來新增職業(ye) 信息納入了新版大典,對部分原有職業(ye) 信息描述進行了更新,並取消了已消亡的部分職業(ye) ,反映了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yun) 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創新,推動了以數字經濟為(wei) 發展趨勢的變革浪潮,數字經濟成為(wei) 繼農(nong) 業(ye) 經濟、工業(ye) 經濟後的現代社會(hui) 主要經濟形態。據有關(guan) 統計,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45.5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39.8%,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構建我國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數字職業(ye) 在規模龐大的數字經濟體(ti) 量下得以快速發展,從(cong) 業(ye) 人員橫跨國民經濟各領域,已成為(wei) 驅動我國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雲(yun) 南工作的陳鑫從(cong) 事過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員、葡萄基地負責人、農(nong) 資店運營者等工作,2020年開始,陳鑫將土壤、水、植物及環境數字化檢測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實踐深度融合,為(wei) 雲(yun) 南葡萄種植戶提供數字化的技術服務,幫助葡萄種植戶實現從(cong) 經驗種植決(jue) 策到依靠數據種植決(jue) 策的轉變,切實幫助種植戶實現了增產(chan) 增收,受到農(nong) 戶歡迎。“在數字化時代,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重要人才。”格林斯利(北京)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高級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王應海認為(wei) ,有了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的培訓、指導、谘詢及帶操作服務,農(nong) 業(ye) 信息化、智慧農(nong) 業(ye) 係統等先進科學技術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的落地有了根基,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讓數據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新農(nong) 資、新生產(chan) 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修訂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數字職業(ye) 標識組組長、中聯研究院院長劉建軍(jun) 表示,國家首次專(zhuan) 項開展類別化與(yu) 係統化的數字職業(ye) 標注,數字技術領域的絕大部分職業(ye) 成為(wei) 數字職業(ye) ,極大滿足了數字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的自我實現需要和社會(hui) 價(jia) 值認同。數字職業(ye) 將成為(wei) 廣大勞動者職業(ye) 發展的風向標,越來越多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將投身於(yu) 數字經濟建設的偉(wei) 大實踐,數字人才將麵臨(lin) 技術越來越先進、能力水平越來越高的激烈競爭(zheng) 局麵。更多“高精尖新”領域人才的競相參與(yu) ,無疑會(hui) 成為(wei) 推動和促進數字技術加速創新的強大動力。
數字職業(ye) 麵臨(lin) 較大缺口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並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了係統部署。我國將發展數字經濟與(yu) 數字技術創新定位為(wei) 國家戰略,這意味著數字職業(ye) 將麵臨(lin) 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cong) 數字職業(ye) 的產(chan) 業(ye) 分布來看,目前在我國數字經濟五大產(chan) 業(ye) 類別中,大部分數字職業(ye) 集中在數字技術應用業(ye) ,數量占比46.4%;數字化效率提升業(ye) 和數字要素驅動業(ye) 的數字職業(ye) 占比分別為(wei) 19.6%及17.5%;數字產(chan) 品製造業(ye) 和數字產(chan) 品服務業(ye) 的數字職業(ye) 占比分別為(wei) 9.3%和7.2%。劉建軍(jun) 以此分析認為(wei) ,製造業(ye) 是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基礎產(chan) 業(ye) ,服務業(ye) 是社會(hui) 經濟發達的增量產(chan) 業(ye) 。從(cong) 長遠趨勢看,隨著製造業(ye) 、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這些領域的數字職業(ye) 將進一步增加,值得關(guan) 注。
從(cong) 數字職業(ye) 就業(ye) 市場來看,數字職業(ye) 的市場需求仍麵臨(lin) 較大缺口。以“數據庫運行管理員”為(wei) 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職位需求數量多達6~7萬(wan) 個(ge) ,即使在青島、佛山等城市,這一數字職業(ye) 的需求量也達到4000~5000個(ge) 。廣東(dong) 贏商網數據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部負責人仲文佳表示,數據庫管理員工作領域對實踐經驗和獨立工作能力要求較高,沒有經過大量的動手實踐很難勝任數據庫管理員相關(guan) 工作。正是由於(yu) 上述原因,其職場現狀是數據庫管理員職位不易進入,而用人單位很難找到合適的從(cong) 業(ye) 人員,人才缺口非常大。她認為(wei) ,“數據庫管理員職業(ye) 是一個(ge) 高挑戰和高回報的職業(ye) ,有一定能力的技術人員應該挑戰自我,進入這個(ge) 被事實不斷證明越來越有前景的職業(ye) ”。
護航數字經濟發展的網絡安全領域,也麵臨(lin) 著人才不足的挑戰。根據相關(guan) 機構調研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達140萬(wan) ,預計2027年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300萬(wan) ,人才十分稀缺。同樣供不應求的還有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技術領域從(cong) 業(ye) 者。目前,以虛擬現實、數字孿生和AI為(wei) 代表的關(guan) 鍵技術,已被用於(yu) 製造、交通、醫療、工業(ye) 等行業(ye) 助力數字化轉型。“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是個(ge) 萬(wan) 億(yi) 級別的市場,但在人才供應上,尤其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技術領域的人才資源遠遠不足。”國家工業(ye) 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交流合作處處長李君表示。據職業(ye) 社交平台LinkedIn此前發布的一份全球虛擬現實人才報告顯示,現階段中國虛擬現實人才數量僅(jin) 占全球2%,但對虛擬實現領域的人才需求卻達18%。
數字人才培養(yang) 勢在必行
目前,數字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已成為(wei) 行業(ye) 企業(ye) 重點培養(yang) 的對象,但各高校等人才培養(yang) 培訓機構在與(yu) 數字職業(ye) 對接方麵稍顯滯後。
“目前,我國開設網絡空間安全專(zhuan) 業(ye) 的院校達200餘(yu) 所,但是每年高校培養(yang) 的畢業(ye) 生規模僅(jin) 2萬(wan) 餘(yu) 人。”在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hui) 人才專(zhuan) 家組專(zhuan) 家、國科華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潘彭丹看來,我國網絡安全人才供給存在“青黃不接”的情況,人才成長和培養(yang) 速度顯著落後於(yu) 技術與(yu) 社會(hui) 變革的整體(ti) 速度。
劉建軍(jun) 表示,此次標注數字職業(ye) 體(ti) 現了國家對數字領域人才的高需求量和高重視度,數字人才的剛需時代已然開啟,數字人才隊伍的培養(yang) 建設勢在必行。
“標注數字職業(ye) 及後續職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將為(wei) 院校培養(yang) 數字化人才在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課程資源開發、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ang) 、職業(ye) 規劃與(yu) 就業(ye) 指導、職業(ye) 技能培訓與(yu) 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等明確方向規則,成為(wei) 各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培養(yang) 數字化人才的基本遵循。”劉建軍(jun) 認為(wei) ,隨著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數字技術的更新迭代,數字化治理的改進完善,數字職業(ye) 將與(yu) 時俱進地建立動態更新機製,進一步加強在教育培訓、技術創新、就業(ye) 創業(ye) 等方麵的研究與(yu) 推廣,更好地促進數字人才為(wei) 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原生動力,為(wei) 數字中國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據悉,目前人社部牽頭各部委、行業(ye) 協會(hui) 組織已依據數字職業(ye) 標注成果,啟動了數字工程師培育項目,加快推進數字職業(ye) 技術技能標準的編製、社會(hui) 培訓教材及數字課程資源與(yu) 平台的開發、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評審及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的貫通、數字化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優(you) 化完善等重點工作。這些舉(ju) 措將為(wei) 成百上千萬(wan) 的數字職業(ye) 者明確職業(ye) 發展方向,拓展專(zhuan) 業(ye) 發展空間,打通職務晉升通道,體(ti) 現出對數字人才的尊重和認可,讓數字人才有盼頭、有幹頭、有甜頭,必將極大激發數字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