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宜興:村鎮產業興 幸福滋味濃
【走進縣城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劉已粲 蘇 雁
沿陶都路一路向南,寬廣坦途直通“陶都明珠”——江蘇省宜興(xing) 市丁蜀鎮。放眼望去,紫砂店招琳琅滿目,紫砂壺、紫砂陶刻、紫砂壁畫、紫砂雕塑……全鎮有10多萬(wan) 人從(cong) 事紫砂及其附屬產(chan) 業(ye) 。丁蜀,因紫砂而聞名,因紫砂而興(xing) 旺。
“我們(men) 村原有4000多人,這些年,村裏大力發展紫砂雕塑產(chan) 業(ye) ,吸引了8000多名外地人來安家落戶。眼下,全村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1200萬(wan) 元。”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丁蜀鎮任墅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俞小軍(jun) 難掩驕傲。
綿延文脈穿越千年,滋養(yang) 著這片土地,淬煉出“崇文厚德 和諧奮發”的宜興(xing) 精神,締造出全國百強縣前十的經濟傳(chuan) 奇。宜興(xing) 不僅(jin) 有“教授之鄉(xiang) ”“陶都”等美譽,還被稱作“中國電纜城”“環保之鄉(xiang) ”,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聚集地。
不隻是丁蜀,在宜興(xing) ,幾乎每一個(ge) 村鎮都有一個(ge) 拳頭產(chan) 業(ye) 。種養(yang) 殖戶抱團,手工業(ye) 者聯盟,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勤勞聰慧的宜興(xing) 人民,蹚出一條條致富之路,演繹著共同富裕的動人圖景。
位於(yu) 宜興(xing) 城北的萬(wan) 石鎮,是我國最大的石材集散批發中心。盡管當地並不產(chan) 石,卻吸引來全國各地1000多家石材經銷商在此常年駐場經營,帶動全鎮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商業(ye) 發達,土地不丟(diu) ,近年來,“萬(wan) 石水芹”美名遠揚。走進萬(wan) 石鎮後洪村,盡管烈日炎炎,水芹田裏依然鬱鬱蔥蔥。在江南人家,水芹是身邊的美味。
“別看天這麽(me) 熱,我們(men) 的新品種可不怕,這塊地早上剛割完一茬。”後洪村水芹種植“土專(zhuan) 家”謝玉西如數家珍,“原本,水芹是在冬天生長,這些年,在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的指導下,我們(men) 實現了一年四季種水芹,不僅(jin) 產(chan) 量持續增加,隨著水芹品質的提高,價(jia) 格也連年走高。”
今年年初,後洪村又有500多畝(mu) 土地被休整一新,種上了茭白等水生蔬菜,迎來了無錫惠山、宣城郎溪等地的10多位種植戶。與(yu) 此同時,還有不少外地種植戶帶著種植技術和種苗回到家鄉(xiang) 。
“現在,我們(men) 村的水芹種植麵積達到了2000多畝(mu) ,年產(chan) 值超過1.2億(yi) 元。”後洪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沈潔介紹,“眼下,還有12個(ge) 水生蔬菜新品種在村裏進行試驗,發展大棚種植、無土栽培、機械化收割等新技術也在我們(men) 的計劃之中。”
村鎮有產(chan) 業(ye)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決(jue) 定回家。坐在電腦前,丁蜀鎮任墅村村民劉暢輕點鼠標,向記者全麵展示著他的紫砂茶寵建模作品。1996年出生的他,運用計算機製圖軟件,能靈活繪製各種三維圖樣、精準調整器型角度。
“我用電腦進行3D建模,不僅(jin) 能幫助廠商矯正已有模具不對稱等瑕疵,還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器型。”自小耳濡目染,劉暢對紫砂茶寵生產(chan) 流程極為(wei) 熟悉,“建模完成後,通過3D打印機,我們(men) 就能打印出一個(ge) 完美的模具,既為(wei) 手工製陶提供參考,還能幫助廠商輕鬆實現量產(chan) 。”
去年,90後宗佳一也選擇回到家鄉(xiang) 。在徐舍鎮美棲村,他熟練地駕駛起遊覽車,向記者展示著村中美景。遠眺,隻見青磚、灰瓦、白牆,勾勒出秀麗(li) 的江南鄉(xiang) 居,幹淨整潔的道路兩(liang) 旁,連片玫瑰叢(cong) 叢(cong) 環繞,間或有花香撲鼻;近觀,彩虹步道上,遊人如織,木質秋千上,孩子的笑聲如銀鈴般回蕩。“如今有了錢,村裏真是大變樣。”宗佳一感慨道。
江南多花,江南人愛花。能不能把一朵小花發展成鄉(xiang) 村大產(chan) 業(ye) ?2018年,美棲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宗華東(dong) 在深入調研後,從(cong) 雲(yun) 南引進了墨紅食用玫瑰,組織200多名村民參與(yu) 種植玫瑰花苗。
“第一年試種了55畝(mu) ,產(chan) 量和芳香度都不錯。現在,我們(men) 的玫瑰花種植規模已經達到1000畝(mu) ,吸引了大批遊客往來遊玩。”宗華東(dong) 興(xing) 奮地介紹,“土地流轉費用加上花卉種植工費,平均每個(ge) 村民的年收入至少可以增加2.5萬(wan) 元。”
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之上,還有一個(ge) 更大的玫瑰產(chan) 業(ye) 鏈正在勾勒。現烤鮮花餅、玫瑰花苞水、玫瑰紅茶、玫瑰醬、玫瑰超微粉……指著展架上琳琅滿目的玫瑰產(chan) 品,宗佳一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men) 要讓玫瑰花走出美棲,走向全國。”
截至目前,“三山二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下,宜興(xing) 因地製宜,已形成太湖瀆區、宜南丘陵、北部平原、中部圩區各有側(ce) 重、各展所長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全市“一村一品”特色村多達百餘(yu) 個(ge) ,其中,還有6個(ge) 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021年,宜興(xing)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36000元,今年還有望突破4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