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壯苗計劃”帶鄉村孩子走出大山

發布時間:2022-08-12 17: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極地海洋館對於(yu) 12歲的梁欣蕾來說是個(ge) 新奇的世界。隔著玻璃牆,不知名的海洋生物緩緩遊過。三四個(ge) 玻璃罐裏,不同生長階段的水母從(cong) 小到大排列。海豚劇場的表演開始了,海豚和海獅轉圈、跳躍,她驚喜地注意到:“有隻海獅還會(hui) 單腳跳!”她還喜歡長著紅白黑色條紋的小醜(chou) 魚,好友石紫琳則喜歡碩大的白鯨。

  梁欣蕾最喜歡看的是美人魚表演。當穿著巨大魚尾的女演員在藍色海水裏起舞,就連帶隊教師黃琳都覺得仿佛身處童話世界,孩子們(men) 更是高興(xing) 得手舞足蹈。

  梁欣蕾和小夥(huo) 伴參加的這次研學旅行,是貴州“希望工程升級版”中的“壯苗計劃”項目。2021年,貴州在全國率先推出“希望工程升級版”,其中包含3項計劃:“星星計劃”助力貴州鄉(xiang) 村師資隊伍建設,“壯苗計劃”助力鄉(xiang) 村少年兒(er) 童發展,“沃土計劃”助力鄉(xiang) 村學校高質量發展。

  “壯苗計劃”致力於(yu) 通過項目研修、定項培養(yang) 和專(zhuan) 項培育,幫助鄉(xiang) 村青少年參加研學活動、開拓視野。貴州“希望工程升級版”啟動以來,“壯苗計劃”已組織2189名鄉(xiang) 村孩子參加研學,今年暑期則有近千名來自全省希望小學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的鄉(xiang) 村孩子在貴州省內(nei) 外研學。

  梁欣蕾所在的銅仁市海軍(jun) 希望小學是一所村小,特崗教師黃琳已經在這兒(er) 工作了兩(liang) 年。黃琳雖畢業(ye) 於(yu) 美術專(zhuan) 業(ye) ,但平時需要負責數學、英語、科學、美術等多個(ge) 學科。聽說研學旅行的消息後,黃琳很激動。對於(yu) 村裏的孩子來說,出趟遠門太難得了。

  黃琳特意申請讓六年級畢業(ye) 班的孩子也參加這次研學旅行。她認為(wei) ,這些孩子馬上要讀初一了,讓他們(men) 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可以幫助他們(men) 樹立學習(xi) 目標,讀書(shu) 時不會(hui) 迷茫。

  黃琳全程和孩子們(men) 一起參加了活動,用泡沫板做飛機模型、用燒杯玻璃棒提取香蕉的DNA、穿著防護服參觀火眼實驗室,“真的學到了很多東(dong) 西”。

  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副秘書(shu) 長楊露說:“我們(men) 設計了很多研學方案,每期活動的內(nei) 容都不一樣。”除了省內(nei) 團,還有團隊去深圳、長沙、廈門等地研學。

  8月初,道真縣尹珍小學副校長宋琳帶孩子們(men) 隨團來到長沙。出發前,這名從(cong) 教26年的語文教師特意去了解了嶽麓書(shu) 院等地的曆史,又溫習(xi) 了一遍《沁園春·長沙》。

  宋琳曾帶學生在貴州省內(nei) 參加過短期研學活動,但從(cong) 未出過省。站在橘子洲頭,宋琳有些感慨。他喜歡毛澤東(dong) 詩詞,上學時學過《沁園春·長沙》,教書(shu) 後也教許多學生學過這首詞,讀了那麽(me) 多遍,都不如這次親(qin) 身站在橘子洲頭感受深刻。

  在長沙一家科技公司參觀時,“19天造57層樓”的現代科技讓孩子們(men) “兩(liang) 眼放光”。從(cong) 一樓坐電梯到57層隻需要30秒鍾,也讓孩子們(men) 驚奇不已。在湖南省博物院,僅(jin) 重49克的馬王堆素紗衣、珍貴的青銅器,讓孩子們(men) 大開眼界。

  除了研學機構開發的課程外,有些研學活動是貴州省青基會(hui) 為(wei) 學校“量身定製”的。

  息烽縣木杉小學是一所村小,距離省會(hui) 貴陽隻有80多公裏,但許多孩子連息烽縣城都沒去過。木杉小學八成的學生是留守兒(er) 童,家遠的學生要走一兩(liang) 個(ge) 小時才到學校。在全校11名教師中,47歲的校長徐萍算是年輕的,她已經在這裏堅守了20多年。

  聽說徐萍校長和木杉小學的情況後,楊露很受觸動。她沒想到,這所村小距離省會(hui) 隻有幾十公裏,境況居然這麽(me) 艱難。貴州省青基會(hui) 特意為(wei) 這所學校的孩子組織了一場研學活動。

  那天早上,大巴車把孩子們(men) 拉到貴陽市區。步行過馬路時,孩子們(men) 好奇地數斑馬線到底有幾條線。

  研學團老師帶著孩子們(men) 參觀地質博物館,看著恐龍化石,孩子們(men) 很納悶兒(er) :“恐龍怎麽(me) 會(hui) 埋在地下?”當聽到講解員說“貴州以前是海洋”時,孩子們(men) 更好奇了。

  在快餐店,孩子們(men) 每人一份薯條、蛋撻和漢堡。但徐萍注意到,一大半孩子都留著漢堡沒吃。她感到有些奇怪。有個(ge) 孩子說,要把漢堡帶回家,留給弟弟和奶奶吃,因為(wei) 他們(men) 也沒吃過漢堡。

  希望工程陪伴教師再三告訴孩子們(men) ,不夠吃可以再添,孩子們(men) 這才小口小口地吃起來。

  在寫(xie) 給愛心捐助方“茅台王子·明亮少年”公益項目管委會(hui) 的感謝信中,五年級學生李家興(xing) 寫(xie) 道:“看風景、唱歌、參觀博物館、吃漢堡、喝可樂(le) 、坐地鐵、選圖書(shu) ,每件事情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都是新鮮的,因此在那一天裏,我們(men) 興(xing) 致勃勃,積極參與(yu) ,因為(wei) 我們(men) 知道這樣的機會(hui) 不多。”

  研學活動結束前,希望工程陪伴教師帶孩子們(men) 到貴陽一家網紅書(shu) 店選書(shu) ,每人可以帶走一本。李家興(xing) 選了一本《雅舍小品》,他在信裏承諾:“我今後會(hui) 好好對待這本書(shu) 。”

  在研學團裏,孩子們(men) 的表現有時讓熟悉他們(men) 的教師也感到驚訝。

  黃琳和學生參加的研學團裏,共有3所學校的孩子。結營前,孩子們(men) 要跨校分組合作,發揮想象、“發明”一樣新產(chan) 品,並把它畫出來。有的小組設計了“八爪魚海洋垃圾清理器”“智能手表”,有的設計了“無敵飛車”。這些“發明”雖然來自天馬行空的想象,但孩子們(men) 講起它們(men) 的結構、零部件,竟也頭頭是道。黃琳沒想到,孩子們(men) 居然和陌生的外校同學合作得這麽(me) 順暢。

  最讓黃琳意外的是,一名原本調皮、愛打架的男生這次在團隊中表現得特別好。帶隊老師請同學們(men) 幫忙發礦泉水,他主動走過去幫忙;聽完講座,有的同學把礦泉水瓶留在座位上,帶隊老師找人幫忙清理垃圾,他又主動站出來。

  返程的高鐵上,孩子們(men) 還嘰嘰喳喳地議論:“這些叔叔阿姨怎麽(me) 會(hui) 幫我們(men) 準備這麽(me) 多東(dong) 西?”

  陪伴孩子們(men) 參加研學旅行,也帶給楊露許多感動,她感到這項活動特別有意義(yi) 。

  下一步,貴州團組織將匯聚更多社會(hui) 愛心,通過打造貴州“希望工程升級版”,常態化開展“壯苗計劃”研學項目,推開一扇山裏的孩子、老師進城交朋友看世界的窗戶,讓更多的鄉(xiang) 村孩子走出大山小城,擁抱廣闊天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雅娟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