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政黨製度彰顯獨特優勢(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
8月16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旭、全國政協副秘書(shu) 長鄒加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hui) 駐會(hui) 副主任張敬安、中央統戰部民主黨(dang) 派工作局局長桑福華介紹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發展與(yu) 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順應新時代,取得新發展,在國家政治和社會(hui) 生活中彰顯出獨特優(you) 勢,也為(wei) 世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這一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底蘊的好製度,將會(hui) 展現更加超凡的製度優(you) 勢,邁出更加堅實的發展步伐。
頂層設計更明晰,框架體(ti) 係更健全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納入黨(dang) 的基本方略,提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新型政黨(dang) 製度;提出各民主黨(dang) 派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參政黨(dang) ,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治協商;提出要推動多黨(dang) 合作展現新氣象,思想共識取得新提高,履職盡責展現新作為(wei) ,各民主黨(dang) 派要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係統回答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多黨(dang) 合作製度、怎樣堅持和發展多黨(dang) 合作製度”“建設什麽(me) 樣的參政黨(dang) 、怎樣建設參政黨(dang) ”等重大問題,為(wei) 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圍繞做好政治協商工作、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建設、加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參政黨(dang) 建設等問題,黨(dang) 中央研究製定專(zhuan) 門的黨(dang) 內(nei) 法規和多部重要文件,並支持、協助各民主黨(dang) 派加強自身建設,就組織發展、領導班子建設、內(nei) 部監督等出台了一係列文件。目前,已形成以國家憲法為(wei) 基礎、以黨(dang) 內(nei) 法規和文件為(wei) 主體(ti) 、以相關(guan) 配套政策為(wei) 輔助的比較完備的製度框架體(ti) 係,運轉良好、保障有力。
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黨(dang) 中央專(zhuan) 門規範政治協商工作的第一部黨(dang) 內(nei) 法規,是我們(men) 做好新時代政治協商工作的基本遵循。“《條例》的製定和實施,有利於(yu) 加強黨(dang) 對政治協商工作的領導,提高政治協商工作的質量和效能;有利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更好發揮多黨(dang) 合作作用,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陳旭說。
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黨(dang) 協商有序開展。黨(dang) 的十八大至2022年7月底,黨(dang) 中央召開或委托有關(guan) 部門召開政黨(dang) 協商會(hui) 議185次,其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主持召開42次,就重大問題同黨(dang) 外人士真誠協商、聽取意見。
參政議政成果豐(feng) 碩。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無黨(dang) 派人士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政策製定和重大戰略實施,提出意見建議1000餘(yu) 件,一批重要建議已轉化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決(jue) 策。
民主監督紮實推進。受黨(dang) 中央委托,2016年至2020年,8個(ge) 民主黨(dang) 派中央對口8個(ge) 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中西部省份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這是民主黨(dang) 派中央首次對國家重大戰略進行專(zhuan) 項監督。自2021年起,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無黨(dang) 派人士開展為(wei) 期5年的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2021年組織各種形式的實地監督調研45次,向對口省份黨(dang) 委政府共反饋意見和建議250多件,通過“直通車”等形式向中共中央報送專(zhuan) 報6份。
助力應對風險挑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6月,共有6萬(wan) 餘(yu) 名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醫務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線,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無黨(dang) 派人士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有關(guan) 部門報送意見建議近4000件,民主黨(dang) 派成員和所聯係群眾(zhong) 、無黨(dang) 派人士捐款捐物合計人民幣51.08億(yi) 元。
據介紹,新型政黨(dang) 製度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通過政黨(dang) 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製度安排,發揮了暢通和拓寬利益表達渠道、廣集民智、廣求良策,幫助執政黨(dang) 改進工作的作用。二是講求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hui) 商量,充分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發揮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調動各方麵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的作用。三是以合作協商代替對立爭(zheng) 鬥,發揮了減少社會(hui) 內(nei) 耗、保持政治穩定和社會(hui) 和諧的作用。
推進專(zhuan) 門協商機構實踐創新,廣泛深入凝聚共識
據統計,十年來,全國政協圍繞“國之大者”、民之關(guan) 切,召開18次專(zhuan) 題議政性常委會(hui) 會(hui) 議、20次專(zhuan) 題協商會(hui) 、140次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16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hui) 、51次專(zhuan) 家協商會(hui) ,協商方式和平台載體(ti) 不斷創新完善。
鄒加怡介紹,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創設的,大大增加了協商頻次,使得一些重要議題能夠及時充分進行協商。十三屆全國政協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創設了遠程協商會(hui) 和專(zhuan) 家協商會(hui) ,進一步拓展了協商的深度和廣度。遠程協商會(hui) 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把協商從(cong) 空間上延伸到企業(ye) 、校園、社區、村寨等。
全國政協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健全從(cong) 黨(dang) 內(nei) 到黨(dang) 外、從(cong) 委員到界別群眾(zhong) 的凝聚共識工作格局。注重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引領共識,深入開展以中共黨(dang) 史為(wei) 重點的“四史”教育,結合實際開展“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爭(zheng) 取更大光榮”主題活動。注重在協商中凝聚共識,把增進共識融入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會(hui) 議等履職活動中,強化互動交流。注重在自我學習(xi) 自我教育中增進共識,創設與(yu) 委員談心談話等製度和麵向全體(ti) 委員的讀書(shu) 平台,連續3年組織覆蓋34個(ge) 界別的委員專(zhuan) 題視察。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協一項全局性、綜合性、經常性工作,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張敬安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關(guan) 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提高提案工作質量。十年來,全國政協共收到提案5.8萬(wan) 餘(yu) 件,經審查立案4.7萬(wan) 餘(yu) 件。一大批意見建議被采納,轉化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政策舉(ju) 措,為(wei) 黨(dang) 和政府科學民主決(jue) 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