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七部門: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

發布時間:2022-08-18 11: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8月16日電(記者陳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農(nong) 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的通知》,針對一些地方農(nong) 村公共廁所布局不合理、管護不到位、保障不足等問題,提出了一係列規範性舉(ju) 措。

  農(nong) 村公共廁所建設與(yu) 管理對於(yu) 方便農(nong) 民生活、保障農(nong) 民身體(ti) 健康、提升農(nong) 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yi) ,是體(ti) 現鄉(xiang) 村文明程度和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方麵。通知指出,各地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把數量服從(cong) 質量、進度服從(cong) 實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則要求貫穿始終,堅持因地製宜、科學布局、建管並重、長效運行,確保建得成、用得上、長受益,真正把好事辦好,讓群眾(zhong) 滿意。

  通知強調,要因需建設科學布局農(nong) 村公共廁所,切合實際、實事求是,充分聽取農(nong) 民意見,根據區位條件、村莊大小、人口規模、產(chan) 業(ye) 特點、民風民俗、人員流動等科學論證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建設、重複建設、過度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加快農(nong) 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基層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集貿市場、鄉(xiang) 村旅遊景區(點)等公共場所,國省幹線公路、農(nong) 村公路沿線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較集中區域公共廁所建設;“空心村”、擬搬遷撤並類村莊等確需建設的,可通過建設簡易或可移動公共廁所暫時解決(jue) 農(nong) 民群眾(zhong) 使用衛生廁所問題。

  通知要求,強化技術支撐保障,因地製宜選擇廁所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鼓勵采用生態環保、低成本、易維護的成熟技術,以及節水、節能、防凍、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健全長效管護機製。明確農(nong) 村公共廁所管護標準,確保專(zhuan) 人管、有經費、定時清、無異味,鄉(xiang) 村景區公共廁所要符合景區管理標準;加快構建市縣責任主體(ti) 、鎮村管護主體(ti) 、農(nong) 民受益主體(ti) 的“三位一體(ti) ”農(nong) 村公共廁所管護責任體(ti) 係。倡導文明如廁風尚。充分利用傳(chuan) 統媒體(ti) 和新媒體(ti) ,引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公共廁所建設與(yu) 管理,愛護廁所設備和環境衛生;加大公共廁所文明科普宣傳(chuan)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