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認知中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
作者:陳長寧(四川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造成當前中美關(guan) 係顛簸震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對華認知和行動中堅持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思維。冷戰思維的本質是用二元對立、非友皆敵的範式認知世界,以兩(liang) 極化的陣營對抗來處理大國之間的關(guan) 係。在零和博弈思維的驅動下,美國不僅(jin) 在一係列關(guan) 乎中美兩(liang) 國與(yu) 世界利益的問題上排斥阻撓與(yu) 中國開展互利共贏合作,而且對華濫施打壓。美蘇冷戰已結束30餘(yu) 年,國際體(ti) 係已發生深刻變革,但是部分美國政客的思維仍停留在20世紀,不斷為(wei) 冷戰“招魂”,為(wei) 零和博弈“正名”。無論是上屆特朗普政府放任對華極端者破壞兩(liang) 國關(guan) 係基礎,還是本屆拜登政府遲遲不能走出由前任造成的兩(liang) 國關(guan) 係困境,在台灣問題上挑釁玩火,背後作祟的根本原因正是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思維。
美國持續炮製所謂“民主對抗威權”等意識形態對立。事實上,美國對華濫施打壓遏製是為(wei) 給美式民主的失敗遮醜(chou) 。
民主、自由、人權等價(jia) 值觀曾是美國在冷戰中的“木偶提線”。當下,美國仍試圖通過炮製“民主—威權”“自由—專(zhuan) 製”等意識形態對立控製所謂“理念相近”國家,從(cong) 而采取一致的對華行動,複活冷戰式的陣營對抗。其實,美國自身民主狀況與(yu) 國內(nei) 治理早已紕漏百出。去年1月6日美國國會(hui) 山騷亂(luan) 令世人看清,所謂“山巔之城”的美式民主本來就是幻覺。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政府非但不積極防控疫情,反而將許多精力花在抹黑中國和攻擊政敵上。這不僅(jin) 踐踏了美國民眾(zhong) 的生命健康權利,還使年長者、低收入者、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ti) 遭受不成比例的重創。麵對美國人權破產(chan) ,特朗普輕描淡寫(xie) 地說,“這就是人生”。
拜登執政後,不僅(jin) 未能兌(dui) 現其在複蘇經濟、提升族裔公平等方麵的承諾,而且加深了美國民眾(zhong) 對國內(nei) 治理弊病積重難返的失望與(yu) 憤懣。在此形勢下,把中國樹立為(wei) “外部共敵”,臆想重溫冷戰時的“榮光”,似乎繼續被美國政府當作掩蓋美式民主失敗,轉移國內(nei) 矛盾,彌合政治撕裂的一劑猛藥。於(yu) 是,本該被掃進曆史垃圾堆的思維框架成為(wei) 當下美國對華荒謬認知與(yu) 極端行動的底層邏輯。
在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思維下,美國把“一帶一路”倡議視作中國以經濟利益為(wei) 誘餌進行意識形態擴張與(yu) 地緣政治爭(zheng) 奪。中國不輸出意識形態、價(jia) 值觀和發展模式,無意與(yu) 美國爭(zheng) 奪所謂“世界霸權”。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也曾表示,中國不尋求擴展激進反美的意識形態。“一帶一路”強調合作共贏、平等協商和相互尊重。中國國際發展援助從(cong) 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美國漠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巨大的發展增長缺口,總是抱著中美國際影響力此消彼長的心態實施封堵、攪局,損失最終隻會(hui) 由全世界買(mai) 單。
美國反複渲染中國崛起威脅周邊地區和世界安全。事實上,美國操縱著龐大冷戰機器,是世界動蕩的幕後黑手。
北約是冷戰的代表性產(chan) 物,卻沒有隨著冷戰結束而解散。相反,北約違背承諾逐漸東(dong) 擴,催動歐洲地緣安全格局惡化。北約自稱是區域性、防禦性組織,但從(cong) 未控製野心向外溢出,屢屢伸長沾血的黑手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zheng) 。今年6月,北約馬德裏峰會(hui) 發布新版“戰略概念”文件,稱中國對北約構成“係統性威脅”。此外,美國不斷推動建立“亞(ya) 洲北約”,在亞(ya) 太地區打造反華遏華聯合陣線,試圖將冷戰陰影籠罩在當今全球經濟增長重心所在的地區上。
2015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曾表示,美方樂(le) 見中國崛起,中國的崛起對周邊地區和世界是一筆巨大財富,對美國的利益同樣如此。彼時美國所“樂(le) 見”的中國崛起,難道偏偏不包括中國穩步壯大的國防力量?何況中國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既無意,更反對破壞全球和地區安全穩定。在冷戰中,美國曾將其奉行的遏製政策解釋為(wei) 在相互確保摧毀狀態下對蘇聯擴張的“防禦性反應”。美國生搬硬套“老劇本”,將中國的和平崛起視作擴張,渲染中國“威脅”,不過是為(wei) 冷戰機器籌款注資,為(wei) 北約“腦複蘇”,為(wei) 找回並緊握盟伴體(ti) 係權柄的借口。
美國情報機構曾在冷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冷戰結束後,美國並未讓遍布全球的冷戰機器大麵積停轉,而是繼續操縱其投入新的“戰鬥”。美國情報機構開展全球監視監聽,配合美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搜情竊密,做局打壓對手早已不算新聞。特朗普政府時期,其執政團隊大肆宣泄國內(nei) 對華不滿情緒,四處捕風捉影,限製正常赴美簽證,頻繁對學術界華人下手。美國放任冷戰機器發揮作用的後果,是被工具反過來控製頭腦,不由自主地滑入“新冷戰”。
美國始終強調中國對既有國際體(ti) 係構成嚴(yan) 峻挑戰。事實上,美國癡迷於(yu) 昔日霸權,阻撓國際體(ti) 係朝向更公平合理方向發展。
美國主導建立了戰後國際體(ti) 係。但與(yu) 其說美國重視國際體(ti) 係本身,不如說其更在意國際體(ti) 係是由自己主導。基辛格曾說,二戰後美國發動冷戰,“是為(wei) 了保衛那些擁護美國世界秩序觀的國家……在實現這個(ge) 願望的征程上,美國開始與(yu) 其他曆史性世界秩序觀迎頭相撞。”在冷戰時期,一方麵美國有充足自信任意衝(chong) 闖;另一方麵許多國家尚未覺醒,唯美西方馬首是瞻。蘇聯解體(ti) 後,美國一度沉醉於(yu) “曆史終結”“單極時刻”的淋漓暢快,卻無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對國際體(ti) 係朝向更加公平合理方向發展的共同願望。
“9·11”事件發生後,小布什總統的名句“要麽(me) 跟美國站在一起,要麽(me) 就是美國的敵人”暴露出美國仍抱守冷戰思維對待現實世界。不過當時美國單邊主義(yi) 勢頭正盛,隻顧著“先發製人”,而未真正思考“他們(men) 為(wei) 什麽(me) 恨美國”。美國繞開聯合國安理會(hui) 出兵伊拉克遭到法、德反對,表明美國破壞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違背公義(yi) 。如今,美國試圖將其主導國際體(ti) 係的合法性建立在虛構的中國“挑戰”之上,無異於(yu) 刻舟求劍。
2019年,5名美國知華人士執筆,95位專(zhuan) 家學者與(yu) 政商界人士聯署致信時任總統特朗普與(yu) 國會(hui) 議員,表示“敵視中國對美國無益”。公開信中說,“實際上,中國的參與(yu) 對當今國際體(ti) 係的存續至關(guan) 重要,也是有效應對諸如氣候變化等共同問題的必要條件。美國應當促進中國參與(yu) 新的或經改良的國際體(ti) 係,使新興(xing) 大國有更大話語權。用零和博弈思維對待中國的角色,將會(hui) 促使北京脫離既有國際體(ti) 係,或者分裂國際體(ti) 係損害西方的利益。”執筆人之一的傅高義(yi) 教授今已離世,而他睿智的告誡尚未被美國政府接受。
美國聲稱中國通過不公平的貿易與(yu) 產(chan) 業(ye) 政策損害了美國利益。事實上,中美經貿合作造福兩(liang) 國以及世界人民。
過去幾年中美關(guan) 係跌落低穀與(yu) 兩(liang) 國間的貿易摩擦並未阻擋兩(liang) 國經貿關(guan) 係向前發展。2021年,中美經貿額同比增長近三成,超過特朗普任期中兩(liang) 國貿易額最高的2018年。統計數字也反映了中美經貿關(guan) 係的互利性,美國政府的故意打壓無法切斷兩(liang) 國利益交融。不僅(jin) 如此,中美貿易持續為(wei) 美國提供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為(wei) 控製物價(jia) 上漲和節約美國家庭開支起到了重要作用。拜登政府聲稱要實施“服務於(yu) 中產(chan) 階級的外交政策”,維護好遵循經濟規律的國際貿易體(ti) 係才是長遠利益所在。
美國政府指責中國歧視美國在華企業(ye) 更屬無稽之談。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hui) 發布的“2021年中國商業(ye) 環境調查”報告,受訪美國企業(ye) 中,有95%表示過去一年的中國業(ye) 務實現盈利,約三分之二表示中國業(ye) 務營收實現增長,近八成表示在中國的盈利水平與(yu) 公司整體(ti) 業(ye) 務相同或更高。絕大多數受訪美企重視並看好中國市場,有94%表示未來將增加或保持對中國市場的資源投入。美國政府持續製造中美關(guan) 係緊張氛圍,帶來悲觀消極預期才是對美國企業(ye) 利益的根本損害。
近日,美國《2022芯片與(yu) 科學法案》已由拜登簽署,正式成法。這項體(ti) 現了所謂“兩(liang) 黨(dang) 共識”的立法醞釀已久,是典型的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思維產(chan) 物。2017年1月,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hui) 曾發布題為(wei) “持續鞏固美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領導地位”的報告,強調中國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對美國構成威脅,並建議美國政府作出相應限製。報告中稱,“中國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有益於(yu) 半導體(ti) 供應商和消費者,但隨著中國產(chan) 業(ye) 政策的逐步實施,將對半導體(ti) 創新和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真正的威脅。”其實,美國濫用非市場手段的產(chan) 業(ye) 政策,才是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的最大威脅。
美國對中美競合關(guan) 係與(yu) 美蘇冷戰關(guan) 係的本質區別視而不見,偏執地發動一場“新冷戰”。事實上,美國的目的是重建冷戰場景,誘使中國犯錯。
中美競合關(guan) 係與(yu) 美蘇冷戰截然不同。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曾撰文反對將當前中美戰略競爭(zheng) 視為(wei) 冷戰,原因包括中美並沒有開展意識形態爭(zheng) 奪,沒有分別領導可能發動代理人戰爭(zheng) 和導致核衝(chong) 突的聯盟,以及全球經濟深度交融使得遏製戰略難以實現。美國政府顯然明白這一道理,但仍偏執地試圖發動對華“新冷戰”,其戰略目的是誘使中國以冷戰的方式來應對,從(cong) 而打亂(luan) 中國自主發展節奏。
美國在對華認知與(yu) 行動中堅持冷戰思維及零和博弈思維是逆曆史潮流而行。近一段時間裏,中方在多個(ge) 層級的對話中反複強調兩(liang) 國關(guan) 係正處於(yu) “重要的曆史關(guan) 口”或“關(guan) 鍵的十字路口”。中方借此敦促美國執政者應以對曆史負責任的態度,為(wei) 其人民福祉審慎抉擇中美相處之道,避免誤入歧途,走進死路。坦率地說,當前中美關(guan) 係已難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le) 觀。如果美國政府堅持冷戰思維與(yu) 零和博弈思維,被執念一葉障目,將會(hui) 錯過腳下改變前程的林中岔路。美方亟須在對華政策上懸崖勒馬,改弦更張。有識之士應凝聚共識,與(yu) 中國相向而行,引導對華理性認知,修複民意基礎,防止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巨輪偏離航道,更要避免因戰略誤判而迎頭相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