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浙江首個石窟寺研修班開班 多省市考古人齊聚“修煉”技能

發布時間:2022-08-30 15: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8月29日電 (王題題 童笑雨 王萍萍)為(wei) 切實加強新時代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深化全國及浙江石窟寺考古人才培養(yang) 和隊伍建設,8月29日,“石窟寺田野考古和考古報告編寫(xie) 專(zhuan) 題研修班”在浙江杭州正式開班。

  據悉,該研修班係浙江首個(ge) 石窟寺專(zhuan) 題的研修班,旨在通過係統教學和田野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yang) 學員主持和進行石窟寺考古工作的綜合能力,掌握石窟寺考古調查、測繪、記錄、考古報告編寫(xie) 的基本技術,使之能夠熟練使用數字化等現代技術和裝備設備,並能夠獨立開展石窟寺考古工作和編製石窟寺考古報告,有力促進中國石窟寺考古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是世界上石窟保存數量最多、綿延曆史最久的國家。石窟寺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chan) 類型,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繁榮發展及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

  為(wei) 留住石窟寺文化遺產(chan) ,去年,國家文物局先後頒布《中國石窟寺考古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和《石窟寺考古報告編寫(xie) 體(ti) 例指南》,明確任務,提出方法,同時明確把培養(yang) 石窟寺田野考古亟需人才問題提上日程。

  此背景下,本期專(zhuan) 題培訓從(cong) 全國12個(ge) 省、市、自治區石窟寺保護研究單位和考古所、文保所等機構中,挑選出34名正式學員參加本期培訓,進一步促進石窟寺考古人才隊伍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專(zhuan) 題培訓邀請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敦煌、龍門、雲(yun) 岡(gang) 等中國重要石窟寺保護機構的專(zhuan) 家學者為(wei) 學員們(men) 授課。

  培訓期間,來自各地的學員將接受係統的理論學習(xi) ,在了解中國佛教史概況的同時,掌握石窟寺考古工作的理論和方法。

  不僅(jin) 如此,本期培訓工作還特別安排了田野實踐課程。屆時,學員們(men) 將在杭州吳越石窟寺“煙霞洞”開展田野實操,讓學員們(men) 在實踐中掌握石窟寺考古調查、測繪、記錄、報告編寫(xie) 的基本技術,學習(xi) 數字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和裝備設備在石窟寺考古和保護中的應用,並完成石窟寺考古報告撰寫(xie) 的訓練。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征宇介紹說,此次選取“煙霞洞”作為(wei) 田野實操點,是因為(wei) “煙霞洞”石窟在全國都有重要的意義(yi) 及特殊性,“這次的學員有不少都是石窟方麵的研究者,希望大家一起合力,用各自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術,為(wei) ‘煙霞洞’研究開拓思路。”

  “多士成大業(ye) ,群賢濟弘績。”中國石窟寺的研究、保護、利用,離不開代代傳(chuan) 承和接續奮鬥。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楊建武希望,參與(yu) 培訓的學員們(men) 通過兩(liang) 個(ge) 月的田野實操、授課研討能夠全麵提升開展石窟寺田野考古的能力。

  同時,他也希望,來自浙江的學員們(men) 能夠珍惜此次田野考古的實踐機會(hui) ,向專(zhuan) 家老師多請教,和同仁學友多交流,虛己以聽、執經叩問,本著為(wei) 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不斷提升浙江石窟寺保護的能力水平。(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