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白超鴻逝世 享年98歲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白超鴻逝世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報道:粵劇界又痛失一寶。羊城晚報記者從(cong) 廣東(dong) 粵劇院了解到,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原廣東(dong) 粵劇院演員白超鴻先生,於(yu) 2022年9月13日17時53分因病在中山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8歲。
白超鴻先生從(cong) 藝八十多年,他把一生奉獻給粵劇藝術。他戲路寬廣、文武雙全,塑造了眾(zhong) 多讓觀眾(zhong) 傾(qing) 倒的經典藝術形象,為(wei) 粵劇藝術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白超鴻先生德藝雙馨,為(wei) 粵劇藝術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去世是粵劇界的重大損失。
獻藝一生
塑造眾(zhong) 多舞台形象
白超鴻先生(原名陳永熙)出生於(yu) 1925年,廣東(dong) 南海桂城平洲人。從(cong) 藝八十多年,他演出過上百部粵劇劇目。白超鴻先生16歲入行,在父親(qin) 金山和的教導下,打下紮實的“童子功”。1937年,他師從(cong) 粵劇大師白駒榮,並改名白超鴻。
早年,白超鴻先生在勝壽年、周豐(feng) 年、大龍鳳等劇團與(yu) 白玉堂、羅家權、李海泉、芳豔芬等同台演出《魚腸劍》《黃飛虎反五關(guan) 》《文姬歸漢》等劇目;20世紀50年代起,先後在永光明粵劇團、太陽升粵劇團、廣州粵劇工作團、廣州粵劇團和廣東(dong) 粵劇院,與(yu) 呂玉郎、楚岫雲(yun) 、陸雲(yun) 飛、羅品超、林小群、劉美卿等聯袂演出《嫦娥奔月》《梁山伯與(yu) 祝英台》《寶蓮燈》《紅樓二尤》《荊軻》《天廟火》《打金枝》《洛神》《風雪訪沉冤》等劇目。他塑造了眾(zhong) 多性格各異、深受觀眾(zhong) 喜愛的舞台藝術形象。
長居海外
堅持推廣傳(chuan) 播粵劇
為(wei) 了與(yu) 親(qin) 人團聚,白超鴻先生退休後長期身居異國。他仍以弘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己任,不辭勞苦地在海外推廣、傳(chuan) 播粵劇文化,讓“南國紅豆”香飄海外,為(wei) 提升粵劇在海外的影響力和海外華人華僑(qiao) 對粵劇的認同度作出了巨大的努力。2018年回國定居後,他仍熱心扶掖後輩,為(wei) 粵劇藝術的傳(chuan) 承和發展殫精竭慮。
2018年11月1日,時年分別93歲和86歲的白超鴻、林小群夫婦從(cong) 國外回到廣州,參加“廣東(dong) 粵劇院建院六十周年紀念大會(hui) ”。在廣東(dong) 粵劇院,白超鴻、林小群夫婦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采訪。當時,兩(liang) 位老前輩雖已年屆高齡,但身體(ti) 硬朗、精神矍鑠。
“我已經90多歲了,能夠參加我們(men) 劇院的60周年建院盛會(hui) ,實在感到光榮和高興(xing) 。”白超鴻告訴記者,他20多歲就在粵劇院工作。退休後,為(wei) 了與(yu) 親(qin) 人團聚,他移民出了國。得知他移民美國後,不少觀眾(zhong) 都鼓勵他繼續傳(chuan) 承弘揚粵劇文化,於(yu) 是他就在三藩市(舊金山)繼續教學,“也就把廣東(dong) 粵劇院的精神帶到了美國”。
白超鴻介紹,國外的學生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背景,有的是不認識漢字的華裔小朋友,有的是臨(lin) 近退休甚至已經退休的老粵劇迷。他們(men) 有著一樣濃厚的學習(xi) 熱情,刻苦練習(xi) ,出錢出力。這些學生從(cong) 基本沒有專(zhuan) 業(ye) 基礎,進步到可以與(yu) 歐凱明等粵港澳名伶同台演出而不露怯的程度,這證明了他們(men) 的努力程度,也證明粵劇在海外傳(chuan) 承的興(xing) 旺。白超鴻說:“回國後,看到廣東(dong) 粵劇院事業(ye) 蒸蒸日上、後輩人才輩出,感到十分欣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