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實踐新論·非凡十年】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發布時間:2022-09-15 16:28: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謝波(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研究院研究員)

  2022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謀劃和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nei) 大勢,科學把握我們(men) 麵臨(lin) 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之所以能夠有效應對嚴(yan) 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主動適應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我們(men) 要從(cong) 前提、目標、路徑等維度把握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深刻內(nei) 涵,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主動權,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一、前提維度: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更加突出

  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世界是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的。盡管近年來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但不可否認世界仍然是一個(ge) 整體(ti) ,全球化是曆史大勢所趨。在這個(ge) 普遍聯係的世界中,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與(yu) 之相伴生的則是全球性安全問題凸顯,人類麵臨(lin) 著更多的共同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更加突出”重要論斷,構成在新時代理解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基本前提。

  首先是“聯動性”,強調影響安全的諸多“個(ge) 體(ti) ”因素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而“整體(ti) ”的安全問題與(yu) 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其他問題亦密切關(guan) 聯。因此,要用普遍聯係的觀點去全麵、關(guan) 聯、動態地認識和把握安全問題,避免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困境。

  其次是“跨國性”,強調安全問題是超越國界的,特別是在日益數字化、網絡化的世界,安全問題的無國界性表現得更加明顯。正是受安全風險跨國流動的影響,安全問題在不同的國家形成風險“窪地效應”或“溢出效應”。從(cong) 這一層麵來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從(cong) 他國的動蕩中收獲穩定,他國麵臨(lin) 的安全威脅完全可能演變為(wei) 本國的安全挑戰。

  最後是“多樣性”,強調安全問題的內(nei) 涵外延隨時代發展不斷拓展,表現形式也走向多元化、複雜化。當前,隨著政治、國土、軍(jun) 事等傳(chuan) 統安全向非傳(chuan) 統安全領域擴展,全球麵臨(lin) 的非傳(chuan) 統安全風險持續上升,安全威脅來源越來越具有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安全領域幾乎涵蓋了除傳(chuan) 統安全領域以外的所有社會(hui) 領域,如生物、深海、太空、極地等新型領域安全問題,都被不少國家提上了議程。

  二、目標維度: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目標決(jue) 定方向,道路決(jue) 定命運。2017年,習(xi) 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內(nei) 瓦萬(wan) 國宮發表主旨演講,全麵係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提出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在新思想新理念引領下,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具有了清晰的目標價(jia) 值取向。此後,習(xi) 近平主席又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從(cong) 實現全球安全治理目標角度回答了“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世紀之問。“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目標還蘊含著由己及人,心係全人類安危福祉的安全治理邏輯,正如習(xi) 近平主席指出,鄰居出了問題,不能光想著紮好自家籬笆,而應該去幫一把。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也展現了相同的邏輯——在具備關(guan) 注自身安全的“家國情懷”的同時,還要追求共同安全的“全球關(guan) 懷”,隻有這樣方能真正實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三、路徑維度: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ti) ”。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是應對全球風險挑戰的中國方案,也是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

  堅持全球安全觀,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理念是實踐的先導。作為(wei)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源於(yu) 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強調的“國際安全”“共同安全”,被列為(wei) 全球安全倡議核心要義(yi) 的“六個(ge) 堅持”之首,為(wei) 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提供了科學思想指引。其中,“共同”強調安全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世界上任何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不論社會(hui) 製度,安全都應得到尊重和保障;“綜合”指要統籌維護傳(chuan) 統和非傳(chuan) 統安全,統籌應對現實安全威脅和潛在安全風險,協調推進全球安全治理;“合作”就是要增進戰略互信,通過對話合作的方式促進各國和本地區安全;“可持續”指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可持續發展促進持久安全。全球安全觀這四大要素相輔相成、有機統一,既統合於(yu) “全球安全”核心理念,又分別從(cong) 實現安全的主體(ti) 、領域、方式、目標等方麵,對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提供了明確的理念指引。

  統籌發展和安全,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南北發展鴻溝拉大,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全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這些都容易引發安全連鎖反應,隻有發展才是解決(jue) 所有問題的“總鑰匙”。一方麵,我們(men) 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另一方麵,各國應攜起手來,把握全球化發展大勢,合力應對全球風險挑戰,推動實現共同發展與(yu) 普遍安全。

  加強對話與(yu) 合作,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ti) 。合則贏,鬥則敗。曆史反複證明,對話合作是處理國家間關(guan) 係、解決(jue) 國家間矛盾成本最低,也是最文明的方式。全球安全倡議提出“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jue) 國家間的分歧和爭(zheng) 端,支持一切有利於(yu) 和平解決(jue) 危機的努力,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製裁和‘長臂管轄’”等“六個(ge) 堅持”也包含了以對話合作解決(jue) 問題的深刻道理。我們(men) 應從(cong) “堅持”和“反對”兩(liang) 方麵著力,該堅持的堅定不移,該反對的旗幟鮮明。要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尋求各國安全利益最大公約數,通過坦誠的對話溝通,夯實合作基礎,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堅持多邊主義(yi) ,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多邊體(ti) 係。同時,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念,不搞單邊主義(yi) 、以鄰為(wei) 壑、以大欺小、集團對抗等,反對把本國的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基礎之上,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築牢人類安全共同體(ti) 。

  (本文係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曆史研究院重大曆史問題研究招標項目“元明清時期中國‘大一統’理念的演進與(yu) 周邊關(guan) 係研究”〔編號:LSYZD210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