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央視網消息:9月15日,中宣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等方麵的情況,對於(yu)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他胸有成竹,幾乎全程脫稿。
黃潤秋認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新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十年,生態環境領域同樣如此,這十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ju) 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思想、法律、體(ti) 製、組織、作風上全麵發力,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全黨(dang) 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走出了一條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從(cong) 改革舉(ju) 措來看,這些年改革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管理體(ti) 製,建立和實施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文明目標評價(jia) 考核和責任追究、河湖長製、生態保護紅線、排汙許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等一係列製度。這十年間,還製修訂了30餘(yu) 部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越織越密的製度體(ti) 係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從(cong) 生態環境質量來看,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國地表水I—III類斷麵比例達到了84.9%。土壤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實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了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的目標。另外,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麵積達到18%,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得到了很好的恢複。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生動展現。
從(cong) 綠色低碳來看,這十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也從(cong) 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去年上線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色越來越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從(cong) 國際影響來看,為(wei) 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曆史性貢獻。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去年,在昆明召開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的第一階段會(hui) 議,發布了《昆明宣言》。還積極推動了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