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共青團:打造麵向青少年成就教育“湖南特色”
團湖南省委全麵聚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成就,引領廣大青少年在“中國奇跡”“中國之治”中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激發與(yu) 祖國共奮進、與(yu) 時代齊發展的思想共鳴。
打造“精選、精訓、精品”宣講體(ti) 係 用優(you) 秀青年典型故事講述十年奮鬥曆程
精選講師團成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十年,也是湖南改革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廣大湖湘青年勇立潮頭、敢為(wei) 人先,湧現出一大批優(you) 秀青年典型。今年以來,團省委將劉宓蜜、史章磊等24名80後、90後、00後優(you) 秀青年典型納入青年講師團隊伍,通過講述他們(men) 成長成才奮鬥曆程,引領廣大青少年感受十年發展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精訓講師團隊伍。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新一輪“湖南省青年講師團”推薦工作的通知》,圍繞宣講選題與(yu) “青言青語”轉化、宣講技巧與(yu) 方法等內(nei) 容,采取線上+錄播的方式,培訓青年講師70餘(yu) 人。注重提升講師宣講效果,所有課程由團省委宣傳(chuan) 部集中審核,提出修改建議,打磨宣講課程,確保宣講實效。
推出精品課程。加強宣講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宣講主題梳理“成就教育、黨(dang) 的理論、青年典型、四史”4項宣講菜單,推出《五年規劃之“最”》等成就教育精品課程。截至目前,已深入中南大學、鐵建重工等社區、學校、企業(ye) 、單位開展成就教育宣講1.4萬(wan) 餘(yu) 場,覆蓋青少年190萬(wan) 人次。
把握“廣度、深度、溫度”傳(chuan) 播理念 用青年化網絡語言展現十年曆史成就
依托以“青年湖南”為(wei) 主陣地的全省1200餘(yu) 個(ge) 團屬新媒體(ti) 矩陣,注重報道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各個(ge) 領域發展成就的“廣度”,挖掘“中國奇跡”“中國之治”背後十年發展變化“深度”,用“青言青語”講述“凡人小事”,以“小切口”反映“大道理”,讓青少年產(chan) 生共鳴、充分感受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心關(guan) 懷的“溫度”。
“青年湖南”新媒體(ti) 矩陣全方位、多形式、立體(ti) 化做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曆史性成就和湖南十年發展“青年化”闡釋,微信開設#我的青春十年等話題標簽,聚焦成就教育發布《湖南到底有什麽(me) 魔力?》等推文100餘(yu) 篇,閱讀量超1000萬(wan) 次;微博開設#我的青春在湖南#等話題,發布《數據裏的美麗(li) 湖南》《十年百秒看湖南,智造未來》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傳(chuan) 播量累計破5億(yi) 次;短視頻平台結合#我和我的新湖南等話題,發布《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點讚!》等視頻產(chan) 品500餘(yu) 個(ge) ,傳(chuan) 播量達兩(liang) 億(yi) 次;湖南共青團官網、官微推出《奮鬥者·正青春|中南大學鋁合金強流變技術與(yu) 裝備研究團隊:追夢太空》《小荷已露尖尖角|陳強:讓職業(ye) 教育承載更多夢想》等文章100餘(yu) 篇,在廣大青少年中和社會(hui) 上產(chan) 生了極大反響。
注重“走深、走心、走實”活動實效 在青年實踐教育中感受十年發展變化
開設精品研學課程。依托青少年教育基地,圍繞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湖南十年發展等主題開設精品研學課程,如十八洞村開設精準扶貧成果展示廳,深刻展示在黨(dang) 的領導下,從(cong) 貧困苗鄉(xiang) 到小康村寨的發展史,沉浸式感受精準扶貧政策下的“山鄉(xiang) 巨變”;嶽陽6501國防教育營地以“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凝聚強國擁軍(jun) 力量”為(wei) 主題打造國防教育活動等。
打造“閃光的記憶”品牌活動。開發青少年教育基地實踐打卡小程序,截至目前,累計34.6萬(wan) 人次參與(yu) 線上打卡;舉(ju) 辦青少年文化文創產(chan) 品征集活動,發揮青少年創意創新優(you) 勢,以文化創意展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
廣泛開展主題團課、隊課。抓好重大時間節點,組織在校學生赴當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教育活動,聆聽講解員的生動講解,在團旗、隊旗下莊嚴(yan) 宣誓,用錚錚誓言展現當代團員青年“永遠跟黨(dang) 走,建功新時代”的堅定信念和“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洪克非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