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靜:當年的“愣頭青”,活得越來越灑脫
不久前,熱播劇《底線》收官,蔡文靜飾演的葉芯,終於(yu) 從(cong) 一個(ge) 理想主義(yi) 的“愣頭青”慢慢變得有溫度,成了一個(ge) 有煙火氣息的法院人。而在同期播出的電視劇《胡同》中,蔡文靜又憑借孫曉敏一角收獲頗多好評。
曾幾何時,生活中的蔡文靜也是一個(ge) 喜歡和自己較勁的“愣頭青”,一場戲沒演好,她會(hui) 跑到小樹林裏撞樹。而隨著歲月的更迭,她學會(hui) 了和自己和解:曾經抱怨過為(wei) 什麽(me) 總在工作,自己都沒有生活,後來她發現人生處處都夾雜著柴米油鹽;曾經她最渴望的就是在一個(ge) 固定的城市擁有一張健身卡,後來她發現雖然漂泊,但無論走到哪裏,她都可以好好生活;她會(hui) 覺得怎麽(me) 忽然就30歲了,但很快發現這才是自己最好的人生階段,而且她相信,無論是30、40、50,還是60歲,她都能做一個(ge) 灑脫的人。
《底線》
別人眼裏葉芯的缺點,正是她的閃光點
電視劇《底線》收官時,蔡文靜在社交平台發表了一篇長文告別葉芯:“我理解的葉芯是少數不管他人眼光堅持做自己的人,也知道她不討喜。我可以把她合理化,大家看到她很多的缺點恰恰是我認為(wei) 的葉芯的閃光點。她自認是百科全書(shu) ,父親(qin) 是法學教授。從(cong) 最高法下到基層實踐後才知道,自己是十萬(wan) 個(ge) 為(wei) 什麽(me) ,實戰中的困難是書(shu) 裏看不到的。原生家庭的缺失也讓葉芯內(nei) 心多少有一些孤獨,少了些人間煙火,少了些世故和周全。”
剛看到劇本時,蔡文靜預料到了葉芯會(hui) 引發一些爭(zheng) 議,也猜到會(hui) 有人不喜歡這個(ge) 角色,“但我挺喜歡葉芯的。”蔡文靜說。“雖然她情商不高,但她很率真、很純粹,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初心。”蔡文靜評價(jia) 到。在她看來,現在很多人,無論是剛剛參加工作,還是有一定工作經曆的,都缺少葉芯對待工作的熱情和信念感。
電視劇《底線》中蔡文靜飾演葉芯,一個(ge) 並不太討喜的角色。
從(cong) 演員的角度出發,蔡文靜覺得,角色身上的缺點不能回避或者美化,要保留這些才會(hui) 讓劇情推動合理。作為(wei) 演員要打開自己,包容角色的缺點,她也非常理解觀眾(zhong) 對於(yu) 葉芯的不理解。
而為(wei) 了更好地了解法官的工作和生活,開機前蔡文靜和其他演員一起到法院實習(xi) 了半個(ge) 月。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聽庭審,剛一進去就忍不住掉眼淚,“我當時覺得:天呀,人怎麽(me) 就走到這一步?”她還因此遭到了大家的嘲笑,“他們(men) 說我太像當事人家屬了,而且這都是民事案件,沒有那麽(me) 嚴(yan) 重。”對於(yu) 初次接觸法院的蔡文靜來說,那種莊嚴(yan) 肅穆的氣氛讓她記憶猶新。
深入接觸了法官這個(ge) 職業(ye) 後,蔡文靜發現其實法官的工作和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樣,尤其是負責民事訴訟的法官,“我原本也和葉芯一樣,覺得法官就是要追求公平正義(yi) ,所以葉芯會(hui) 把人家原本撤訴的案件弄到開庭。”但他們(men) 其實最需要做的是安撫雙方當事人情緒,把事情真正解決(jue) 。蔡文靜在法院看到的很多法官,都像劇中靳東(dong) 飾演的方遠一樣,庭下調解時更像是“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兩(liang) 邊說和,“所以大家都叫東(dong) 哥(靳東(dong) )那個(ge) 角色‘方嬸’,特別形象。”
《底線》拍攝期間,全程都有法官跟組,隨時指導演員的職業(ye) 習(xi) 慣。有個(ge) 法官就曾叮囑蔡文靜,開庭之前給雙方當事人調解時說話要接地氣,但隻要一開庭,法官的每一句話都不能有任何情緒的變化和偏向性,就是做一個(ge) 居中的裁判。
【聊搭檔】
靳東(dong) 戲裏戲外都是師父,成毅非常溫暖
雖然《底線》已經殺青很久,但蔡文靜會(hui) 經常回憶起當初在組裏的時光。“《底線》播出的第二天我就感慨過:真的是時間越久越能看出自己對一個(ge) 劇組的感情。”
靳東(dong) 和成毅都是蔡文靜在《底線》裏對手戲最多的演員,提到靳東(dong) ,蔡文靜說他戲裏戲外都是師父。剛開始合作時,蔡文靜很緊張,“我特擔心自己接不住東(dong) 哥的戲。”但很快靳東(dong) 的隨和讓蔡文靜放下了內(nei) 心的包袱,兩(liang) 個(ge) 人的默契度也越來越高,拍戲的節奏也配合得越來越好。
無論戲裏還是戲外,蔡文靜都把靳東(dong) 當師父。
“東(dong) 哥經常會(hui) 給我一些很好的建議和點子,讓我對表演有了全新角度的認識。”蔡文靜回憶起葉芯剛到方遠手下工作的那場戲。劇本裏是兩(liang) 個(ge) 人站著對話,後來靳東(dong) 把這場戲設計成在行進過程中完成,就是方遠一手拿著文件夾、一手拿著保溫杯,正要著急趕去另一個(ge) 地方,葉芯一路小跑追著方遠刨根問底兒(er) ,“他著急走,我很自然地追,氛圍馬上就拉滿了。”
那場戲,靳東(dong) 的一番話,讓她受益至今,“他告訴我一場戲要解決(jue) 的最基本問題就是:從(cong) 哪來,到哪去。”演員拍一場戲,經常是從(cong) 中場開始的,不知道前後分別接什麽(me) 戲,“而當你想明白我是從(cong) 哪來,這場戲結束,人物要到哪去,心裏基調就建立好了,很多東(dong) 西也就順了。”蔡文靜現在拍戲,也經常用到這個(ge) 方法,“對我幫助非常大。”
而說到成毅,蔡文靜覺得他是一個(ge) 非常溫暖幹淨的大男孩。“他是那種候場時可以一直陪小朋友玩,很有耐心的人,而且他吃的零食都是無添加的,生活也特別簡單規律,從(cong) 不熬夜,特別健康。”
《胡同》
說兒(er) 化音沒難度,但演老北京是挑戰
在不久前收官的電視劇《胡同》中,蔡文靜飾演的孫曉敏得到了很多觀眾(zhong) 的認可。這部戲對蔡文靜來說也是一個(ge) 不小的挑戰,《胡同》講述的是老北京人的故事,從(cong) 導演到演員,大部分都是老北京人,為(wei) 了更加貼近北京人的感覺,蔡文靜每天吃飯、聊天都跟北京人混在一起,希望通過和大家的相處找到感覺。
上大學時,北京同學就教過蔡文靜怎麽(me) 說兒(er) 化音,所以這些地方難不倒她。“我還特別愛吃北京小吃,鹵煮、炸灌腸……就連豆汁都可以。”蔡文靜還記得第一次喝豆汁的時候,自己也接受不了,後來聽說豆汁養(yang) 胃,抱著試試的心態又嚐了嚐,發現還挺好喝的。
電視劇《胡同》中,蔡文靜飾演的角色年齡跨度很大。
而這部戲中的年齡跨度,對於(yu) 蔡文靜來說也是一個(ge) 難題,“我記得有場戲,是我和歡哥(劉歡)在家裏,我躺著,他給我按摩,我才忽然找到點兒(er) 上了年紀的感覺。”結果剛找到感覺,就要演完了。原本蔡文靜也擔心自己的老年形象不真實,直到有人來探班,真把她當成上了年紀的演員,這讓她一下就有了自信。
人生事
年輕時愛較真,沒演好就跑去撞樹
二十多歲時,蔡文靜經常和自己較勁,有時演完一場戲,導演還沒評價(jia) 呢,她就覺得自己演得不好,一個(ge) 人跑到小樹林裏用腦袋撞樹。“別人都還沒下任何判斷呢,我就給自己判斷了,我是錯的,我沒做好,現在看來就是很幼稚嘛。”蔡文靜笑著說。
這幾年經常有人抱怨行業(ye) 低迷,但蔡文靜卻在忙碌中慢慢摸索到了和自己和解的出口。“其實這個(ge) 行業(ye) 沒什麽(me) 預判性,每一部戲接拍時都無法預知它會(hui) 怎麽(me) 樣,我隻是盡量去選擇能打動我的劇本。”蔡文靜說,無論是剛收官的《底線》,還是之前熱播的《陽光之下》,她在接拍時都不知道會(hui) 廣受好評,“我能做的就是保持好自己的狀態,對得起每一個(ge) 角色,至少我覺得沒辜負她。我不會(hui) 在初期就期待它是爆款,因為(wei) 沒有這樣的期待,才會(hui) 有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蔡文靜看來,很多事無法預判,但事業(ye) 心一定要有,且要把它作為(wei) 工作的動力。
“我是摩羯座,是很有事業(ye) 心的星座。”在蔡文靜看來,其實有事業(ye) 心是好事,但欲望不能太大,不能放縱自己去跟欲望較勁,“得克製這樣的想法,把它變成動力,而不是壓力,否則很容易被名利蒙蔽雙眼,那麽(me) 很多美好就看不見了。”
在任何行業(ye) 中,努力付出都期望看到回報,蔡文靜也如此,她不回避自己渴望成功的念頭,但她也時刻提醒著自己:這些隻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她會(hui) 經常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馬甲線越來越清晰了,身材練得越來越好了。雖然年齡在增長,但自己的麵貌依舊是青春洋溢的。
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