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鬆成:我國經濟已經企穩並開始上行
麵對疫情、高溫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複發展態勢。整體(ti) 看,目前經濟已企穩,並開始上行。一是宏觀政策落地的效果日益顯現,基建投資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成為(wei) 投資增長的重要支撐和經濟回暖的催化劑。二是經濟回穩向上的基礎不斷鞏固,工業(ye) 生產(chan) 向好,製造業(ye) 投資保持較高增速,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優(you) 勢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繼續彰顯吸引力,對外貿易保持韌性。三是市場預期開始改善,反映在很多方麵。如房地產(chan) 融資環境趨於(yu) 改善、市場逐步築底,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加大,“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等。企業(ye) 預期改善將促進投資和就業(ye) ,居民收入和就業(ye) 預期改善有利於(yu) 消費增長。
發展是解決(jue) 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guan) 鍵。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目前仍應將穩定預期、恢複信心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這是釋放內(nei) 需的前提,也是宏觀調控政策發揮作用的基礎,更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聯通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
一、我國經濟總體(ti) 已回穩向上
三季度當季,我國GDP增速達到3.9%,較二季度的0.5%提高了3.5個(ge) 百分點。8月以來,多項指標就已經顯示我國經濟運行改善,9月份進一步上行。首先是工業(ye) 生產(chan) 向好。9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達到6.3%,較8月提高2.1個(ge) 百分點。9月PMI數據顯示,製造業(ye) 重回擴張區間,大、中、小型製造業(ye) 企業(ye) PMI全麵回升,分別為(wei) 51.1%、49.7%和48.3%,分別較上月提高了0.6、0.8和0.7個(ge) 百分點,其中小型製造業(ye) 企業(ye) 景氣水平由降轉升。我國對外貿易保持韌性。1-9月,我國貿易順差較去年同期擴大了51.5%。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32.0%,拉動GDP增長1.0個(ge) 百分點。三季度當季,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27.4%,拉動GDP增長1.1個(ge) 百分點。
從(cong) 投資看,1-9月,我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累計同比增長5.9%,較1-8月提高0.1個(ge) 百分點,並且投資結構不斷優(you) 化。其中,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0.2%,高於(yu) 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14.3個(ge) 百分點。9月當月,基建投資和製造業(ye) 投資都實現了兩(liang) 位數增長,房地產(chan) 投資降幅較8月有所收窄。
消費在波動中恢複。1-9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速為(wei) 0.7%,比1-8月提高0.2個(ge) 百分點。9月當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wei) 2.5%,較8月5.4%的高點有所回落。三季度,服務業(ye) 經濟持續恢複,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1.2%,比二季度上升4.5個(ge) 百分點。
金融數據也凸顯了宏觀調控政策效果。信貸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總量加快增長、結構明顯改善。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8108億(yi) 元。其中,企業(ye) 貸款同比多增9370億(yi) 元(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多增6540億(yi) 元)。9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高達3.53萬(wan) 億(yi) 元,遠超市場普遍預期。此外,M1餘(yu) 額同比增長6.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ge) 和2.7個(ge) 百分點,M1和M2的剪刀差也比8月份有所收窄,這表明企業(ye) 和經濟活躍度開始提高。金融市場利率則小幅回升。9月份同業(ye) 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1.41%,比上月高0.18個(ge) 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1.46%,比上月高0.22個(ge) 百分點。市場的資金需求已有回暖跡象。目前上述利率仍大幅低於(yu) 去年同期和政策利率。較低的融資成本有利於(yu) 增加信貸、促進投資。
二、基建投資正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
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中委托貸款大幅增加均與(yu) 基建投資加速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有關(guan) 。相關(guan) 數據顯示,9月有超過1.5萬(wan) 億(yi) 元基建項目密集開工,包括多個(ge) 總投資300億(yi) 元以上的大項目,涉及公路、水利、市政、產(chan) 業(ye) 園、港口等項目。與(yu) 項目開工同步性較強的挖掘機銷量,9月份同比增長5.49%。國務院9月28日召開的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會(hui) 議指出,“政策將在四季度發揮更大效能”,將為(wei) 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投資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基建投資主要涉及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nong) 林水利、生態環保、職業(ye) 教育和托幼、醫療、養(yang) 老等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以及水電氣熱等市政和產(chan) 業(ye) 園區基礎設施等。以水利建設為(wei) 例,今年1-9月,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8236億(yi) 元,創同期曆史新高,同比增長64.1%。這些投資既是需要的,也是有效的。我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為(wei) 發達國家的20%-30%,且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我國基建投資仍有較大潛力。
專(zhuan) 項債(zhai) 的支持不僅(jin) 包括上述傳(chuan) 統投資領域,還有所擴大,優(you) 先新增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如充換電基礎設施,大型風電基地等綠色低碳能源基地,以及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如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軌道交通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市政、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信息化項目等投資。
用於(yu)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總規模達6000億(yi) 元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工具已迅速落地。截至三季度末,國家開發銀行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已投放資本金3600億(yi) 元,支持項目超800個(ge) 。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已於(yu) 10月12日全麵完成農(nong) 發基礎設施基金2459億(yi) 元的投放,支持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677個(ge) ,涉及項目總投資近3萬(wan) 億(yi) 元。中國進出口銀行目前也已經完成684億(yi) 元基金投放任務,支持114個(ge) 重大項目,帶動項目總投資近萬(wan) 億(yi) 元。此外,根據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10月底前,依法盤活地方2019年以來結存的5000多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限額將發行完畢。
三、供需調控雙管齊下,房地產(chan) 市場觸底企穩可期
房地產(chan) 市場對經濟的影響比較大。盡管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已發生變化,不會(hui) 再通過房地產(chan) 來大幅拉動經濟增長,但由於(yu) 房地產(chan) 業(ye) 對我國經濟的貢獻仍較大,在行業(ye) 下行期對GDP增長的拖累也較重。
目前,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已經處於(yu) 築底階段。我國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額同比降幅逐步收窄。9月當月,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6.2%和14.2%,降幅較8月收窄6.0個(ge) 和5.7個(ge) 百分點。近期,各有關(guan) 方麵集中出台了一係列財稅和利率政策,主要著眼於(yu) 需求端。例如,通過個(ge) 稅退稅激勵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針對房價(jia) 下跌城市階段性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以及對於(yu) 房價(jia) 下降的城市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此外,人民銀行還通過下調首套個(ge) 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支持剛需。不少城市地方政府出手收購商品房,作為(wei) 保障安置和人才用房等,盤活房地產(chan) 市場,加速樓市去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壓實地方落實保交樓、穩民生的責任,房地產(chan) 企業(ye) 努力自救,都將有助於(yu) 改善市場預期。
從(cong) 供給端看,房企的融資約束也有所緩解。目前多家銀行傳(chuan) 達監管部門的通知,要求各地分行加大對房地產(chan) 融資的支持力度,每家大行年內(nei) 對房地產(chan) 融資至少增加1000億(yi) 元,融資形式包括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居民按揭貸款以及投資房地產(chan) 開發商的債(zhai) 券。事實上,供給端舒緩已成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回穩的一個(ge) 關(guan) 鍵。房企流動性改善將促進項目施工,對提振房地產(chan) 投資、保交樓、穩民生都有積極意義(yi) ,有利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實現良性循環。
1-9月,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到位資金同比下降24.5%,降幅較1-8月收窄0.5個(ge) 百分點。8月以來,房屋竣工明顯提速。8、9月份,房屋竣工麵積降幅已收窄至個(ge) 位數,而7月份房屋竣工麵積同比降幅達36%。房屋新開工和施工麵積降幅雖然仍較大,9月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44.4%和-43.2%,但降幅分別較8月收窄1.3個(ge) 和4.6個(ge) 百分點。
四、預期改善將釋放消費潛能
根據人民銀行今年第三季度儲(chu) 戶問卷調查結果,居民收入和就業(ye) 預期都有所改善。12.2%的居民認為(wei) 收入“增加”,比上季提高1.4 個(ge) 百分點;69.7%的居民認為(wei) 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提高2.2個(ge) 百分點;18.1%的居民認為(wei) 收入“減少”,比上季下降3.6個(ge) 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wei) 46.5%,比上季提高0.8個(ge) 百分點。而就業(ye) 預期指數上升至45.3%,比上季提高0.8個(ge) 百分點。盡管儲(chu) 蓄意願持續較強,但傾(qing) 向於(yu) “更多投資”的居民占比增加至19.1%,比上季提高1.2個(ge) 百分點;傾(qing) 向於(yu) “更多儲(chu) 蓄”的居民占58.1%,比上季下降0.3個(ge) 百分點。投資意願的提升也表明居民預期進一步改善。
目前居民消費仍然謹慎。居民部門貸款,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都大幅弱於(yu) 往年同期。1-9月,住戶存款增量高達13.21萬(wan) 億(yi) 元,大幅高於(yu) 2017-2021年同期平均的7.43萬(wan) 億(yi) 元和去年同期的8.49萬(wan) 億(yi) 元;與(yu) 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9月,住戶貸款僅(jin) 增加3.41萬(wan) 億(yi) 元,而過去5年同期的平均水平為(wei) 5.92萬(wan) 億(yi) 元。
但從(cong) 硬幣的另一麵看,儲(chu) 蓄增加意味著未來需求潛能的增加。如果能穩定預期、減少不確定性,充分發揮市場主體(ti) 的積極性,那麽(me) 這些被壓抑的需求又會(hui) 重新釋放。我國進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過4億(yi) 人,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城鄉(xiang) 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從(cong) 2012年的36.2%和39.3%,下降至2021年的28.6%和32.7%。可以說,我國國內(nei) 大市場的潛力“呼之欲出“,而關(guan) 鍵是提高消費者信心。
見微方可知著。前不久,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四十四次會(hui) 議修訂通過了《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其中,關(guan) 於(yu) 不再對設攤經營、占道經營等全麵禁止的規定,一度引發廣泛關(guan) 注。越來越多的城市對設攤經營更為(wei) 包容,這為(wei) 民生提供了空間,促進了夜間經濟和就業(ye) ,是“放管服”改革的成果。
多方麵分析表明,目前我國經濟已經企穩並開始上行,但仍需重視改善預期和激發市場主體(ti) 的積極性,促進消費持續增長,鞏固經濟回穩向上的基礎。雖然今年麵臨(lin) 很多超預期因素的影響,但我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ti) 中仍處於(yu) 較高水平,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應堅持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從(cong) 而實現經濟質的不斷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作者盛鬆成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龍玉為(wei)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