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曆史首次!通過引江濟淮菜巢線實施“引江濟巢”

發布時間:2022-10-25 16:00:00來源: 央視新聞

  記者從(cong) 安徽省合肥市水務局獲悉,自10月22日開始,引江濟淮樅陽樞紐開啟2台機組(流量60m3/s)抽引長江水,經廬江樞紐、白山節製樞紐為(wei) 巢湖、兆河、西河補充抗旱水源,這是曆史上首次通過引江濟淮菜巢線實施“引江濟巢”,將為(wei) 環巢湖地區城鄉(xiang) 供水和內(nei) 河航運提供新的保障。

  據介紹,樅陽樞紐位於(yu) 安慶市迎江區、桐城市和銅陵市樅陽縣交界處,泵站和節製閘坐落於(yu) 桐城市鱘魚鎮,船閘設計布置於(yu) 迎江區,是引江濟淮工程兩(liang) 大引江口門之一,也是引江濟巢段菜巢線路引江口門。

  樅陽樞紐是菜子湖線引江入口控製性樞紐工程,承擔了引水、排洪、通航和水生態修複等功能,主要由船閘、泵站、節製閘、過魚設施、跨渠交通橋等建築物組成,在整個(ge) 引江濟淮工程中,樅陽引江樞紐技術條件最複雜、防洪風險最大、單項工程投資最多。目前該樞紐已完工,並於(yu) 10月上旬實現菜巢線廬江段順利通水,為(wei) 年底實現試通水試通航打下基礎。

  合肥市水務局水旱災害防禦處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汛期(5—9 月),合肥市降雨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要保障合肥及周邊城鄉(xiang) 供水和內(nei) 河航運,就需要啟動“引江濟巢”,引長江水入巢湖。

  據了解,由於(yu) 今年汛後,作為(wei) 引江濟淮八大樞紐之一的鳳凰頸樞紐正在建設,原先的鳳凰頸站進行拆除重建,建設期將跨越2023、2024年。在工程建設期間,引江濟淮樅陽樞紐將替代鳳凰頸樞紐實施抗旱引調水,為(wei) 巢湖、西河及兆河沿線地區生活生產(chan) 水源提供保障。(總台記者 王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