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好戲”到“做好戲” 國內劇場接連“上新”自製劇
中新網上海10月26日電 (王笈)上海大劇院“東(dong) 方舞台美學”係列“上新”了。以當代女性視角演繹千年傳(chuan) 奇的全新舞劇《白蛇》宣布將於(yu) 11月4日進行世界首演,這也是成立不久的上海大劇院創製中心在昆曲“重逢《牡丹亭》”後推出的又一力作。
“我們(men) 一直在尋找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光彩人物和經典IP,希望能夠通過傳(chuan) 統故事和現代表達的融合,為(wei) 當代觀眾(zhong) 提供一個(ge) 全新的視角。”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告訴記者,古往今來,影視劇、舞台劇、地方戲曲、動畫片等都對《白蛇》進行過演繹,而舞蹈是無言的語匯,“把傳(chuan) 統故事和現代表達放置在這樣一種語匯中,是否會(hui) 產(chan) 生更奇特的創造力、更大的想象空間?我們(men) 覺得可以試一試,希望這部作品能讓更多觀眾(zhong) 因為(wei) 喜愛《白蛇》走進劇場。”
從(cong) 昆曲“重逢《牡丹亭》”,到舞台劇《弗蘭(lan) 肯斯坦》中文版、音樂(le) 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再到即將上演的舞劇《白蛇》,同一年度,上海大劇院創製中心已推出4部全新製作,涵蓋戲曲、音樂(le) 劇、舞劇等多種舞台形式。“我們(men) 將進一步加強在演藝領域的深耕積累,提升創意研發和內(nei) 容製作的專(zhuan) 業(ye) 水準,網羅海內(nei) 外優(you) 秀藝術家和文藝院團共同創作,打造新時代‘大劇院出品’的舞台製作。”張笑丁說。
連日來,包括上海大劇院在內(nei) 的數個(ge) 劇場接連“上新”自製劇,為(wei) 國內(nei) 演出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上海東(dong) 方藝術中心原創沉浸式音樂(le) 劇《流光時代》將於(yu) 11月12日開啟首演,“還原”大型綜藝選秀現場;桂花飄香的上海文化廣場戶外廣場上,沉浸式遊戲劇場《舊物盒》正成為(wei) 都市文藝青年的時尚打卡點,擷取文化廣場近百年發展曆程中的數個(ge) 曆史片段與(yu) 真實人物故事進行解謎遊戲……
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2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創力量的發展壯大和風格轉變有跡可循。近年來,諸如漢服文化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表達越來越多,國人希望在音樂(le) 劇中也有對中國文化的戲劇表達的更多嚐試。已經有不少劇場在做自己的自製和原創音樂(le) 劇,並且呈現出獨特的中國風味。
作為(wei) 中國首個(ge) 以音樂(le) 劇為(wei) 品牌的劇場,上海文化廣場除了引進海外經典原版大戲,近年來製作出品了《粉絲(si) 來信》《羅密歐與(yu) 朱麗(li) 葉》等6部中文版音樂(le) 劇,孵化了《生死簽》《南唐後主》等十餘(yu) 部華語原創音樂(le) 劇。費元洪告訴記者,考慮到音樂(le) 劇在中國正處於(yu) 發展的初級上升階段,行業(ye) 需要資源的專(zhuan) 業(ye) 匯聚和整合,文化廣場推出原創音樂(le) 劇孵化計劃,讓年輕創作者的創意可以在此平台得到專(zhuan) 業(ye) 化的成長,也為(wei) 行業(ye) 輸送新人與(yu) 新作。
“劇場在有優(you) 勢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整合,借助於(yu) 劇場平台和資源,以及對演藝內(nei) 容的專(zhuan) 業(ye) 判斷,進而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貢獻市場需要的演藝內(nei) 容。”在費元洪看來,劇場在資源整合、場地、宣發等方麵有著天然優(you) 勢,如果有能力結合優(you) 秀的內(nei) 容運營和策劃能力,確實有可能製作出更好的作品,對作品的成熟度和成功率、對產(chan) 業(ye) 及劇場本身都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的正向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