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領悟“三個務必”的內在意蘊
初心和使命是黨(dang) 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是黨(dang) 誕生的邏輯起點,並將繼續成為(wei) 新征程上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行百裏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勝利,越要冷靜謹慎,踔厲奮發,以贏取更大的成功。前進道路上,還會(hui) 有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丟(diu) 掉幻想、把握大勢,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唯此,黨(dang) 所掌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巨輪必將“長風破浪會(hui) 有時,直掛雲(yun) 帆濟滄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是在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關(guan) 鍵時刻吹響的衝(chong) 鋒號、發出的動員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報告主題之後即提出:“全黨(dang) 同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絢麗(li) 的華章。”“三個(ge) 務必”的重要思想充分彰顯了黨(dang) 的曆史自覺、永葆“趕考”的清醒及增強曆史主動的決(jue) 心。73年前,在我們(men) 黨(dang) 即將領導全國政權之時,毛澤東(dong) 同誌在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提出了“兩(liang) 個(ge) 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這一思想為(wei) 黨(dang) 的重要曆史轉折提供了正確指引。今天,處在又一曆史關(guan) 鍵時刻,準確把握“三個(ge) 務必”重要思想的內(nei) 在意蘊,將有助於(yu) 我們(men) 深刻領悟新征程上的精神指引。
“三個(ge) 務必”中的“三個(ge) ”方麵雖各有深意,但又是具有內(nei) 在邏輯關(guan) 係的有機統一體(ti) 。這三者共同統一於(yu) 中華民族的千秋偉(wei) 業(ye) 和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
邏輯起點: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高度的曆史自覺。百年前的中國大地,一片混亂(luan) ,四處凋敝。彼時,一個(ge) 隻有幾十人的團體(t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悄然誕生了。這個(ge) 團體(ti) 擁有淩雲(yun) 的誌向,要“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找到了實現其誌向的根本秘笈,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深植於(yu) 中國的土壤,並使其在實踐耕耘中不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到目前為(wei) 止,這棵理論大樹已經收獲三大碩果:毛澤東(dong) 思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十年,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全黨(dang)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發出了“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的樸素宣言。舉(ju) 國上下同心,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任務,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小康夢。
一個(ge) 走過百餘(yu) 年曆程的黨(dang) ,特別是長期執政的大黨(dang) ,確實容易在某些時刻產(chan) 生倦怠情緒,容易出現道路模糊。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重要場合提醒全黨(dang)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wei) 什麽(me) 出發”“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並強調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ge) 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簡言之,初心和使命是黨(dang) 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是黨(dang) 誕生的邏輯起點,並將繼續成為(wei) 新征程上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邏輯支點: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men) ,內(nei) 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它規定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方向。自身作風優(you) 良,是事業(ye) 成功的根本所在。黨(dang) 經曆28年血與(yu) 火的淬煉,最終鳳凰涅槃,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曆史任務。毛澤東(dong) 告誡當時沉浸在興(xing) 奮喜悅中的全黨(dang) ,不要被勝利衝(chong) 昏頭腦,要在奪取全國政權後經受住執政考驗,務必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這是黨(dang) 在革命中練就的高貴政治品質,是黨(dang) 的優(you) 良作風和優(you) 良傳(chuan) 統。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黨(dang) 經曆了意義(yi) 深遠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這大大提升了全黨(dang) 和全國人民的精氣神和曆史自信。但是,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的曆史任務又有了新的重大變化。從(cong) 現在起,黨(dang) 的中心任務更加明確: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新時代的偉(wei) 大成就,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黨(dang) 和人民一道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醒全黨(dang) 不能因為(wei) 取得的偉(wei) 大勝利和巨大成就,產(chan) 生任何驕傲和自滿的情緒,而應始終秉持“趕考”之心,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姿態,在新征程上永葆生機活力。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這是我們(men) 黨(dang) 長期練就的內(nei) 功,是黨(dang) 區別於(yu) 其他政黨(dang) 的顯著優(you) 勢,不能丟(diu) 掉,不能懈怠。“行百裏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勝利,越要冷靜謹慎,踔厲奮發,以贏取更大的成功。
邏輯關(guan) 鍵: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強烈的曆史主動精神。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men) ,深刻把握曆史演變規律、順應曆史發展大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事業(ye) 成功的關(guan) 鍵一環。回望曆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乘坐一隻小小的紅船,翻過井岡(gang) 山,穿越長征路,養(yang) 精蓄銳於(yu) 延安,運籌帷幄於(yu) 西柏坡,最終通達天安門,成長為(wei) 一艘巍巍巨輪。這聽起來似乎充滿著詩意和浪漫,可實際上,我們(men) 黨(dang) 一路走來,有凱歌高奏的順利發展階段,也有艱難低落的曲折迂回時期,更有充滿凶險的博弈與(yu) 鬥爭(zheng) 。“以鬥爭(zheng) 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這是黨(dang) 在艱苦鬥爭(zheng) 中用血換來的真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正是因為(wei) 有了黨(dang) 與(yu) 帝國主義(yi) 、與(yu) 地主豪紳、與(yu) 國民黨(dang) 反動派的堅決(jue) 鬥爭(zheng) ,才最終確立自己的執政地位,獲得了發展起來的機會(hui)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複雜,逆全球化、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思潮暗流湧動,意識形態領域鬥爭(zheng) 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麵臨(lin) 新情況。與(yu) 此同時,在中國人民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的今天,在我們(men)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各種風險挑戰將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鬥爭(zheng) 將貫穿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整個(ge) 階段。因此,我們(men) 不能回避,不能麻痹,必須不遺餘(yu) 力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發揚鬥爭(zheng) 精神,不懈磨礪頑強鬥爭(zheng) 意誌,不停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不僅(jin) 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而且善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勝利。
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是黨(dang) 百餘(yu) 年來麵對困難挑戰的基本姿態,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製勝法寶。前進道路上,還會(hui) 有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丟(diu) 掉幻想、把握大勢,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唯此,黨(dang) 所掌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巨輪必將“長風破浪會(hui) 有時,直掛雲(yun) 帆濟滄海”。
(作者係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河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理學博士、教授)
盧克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