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第十四屆中國航展開幕 “20家族”齊亮相 多個大國重器首秀

發布時間:2022-11-09 10:2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1月8日,廣東(dong) 珠海迎來了一場航空航天盛會(hui)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hui) 。

  航展上,殲-20、運-20和空警-500、轟-6K、紅-9B等50型武器裝備集中亮相,運油-20、殲-16、攻擊-2無人機首次振翅中國航展,空軍(jun) 八一飛行表演隊和空軍(jun) 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共舞珠海,引發關(guan) 注。

  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從(cong) 中國空間站發來了祝福:“祝第十四屆中國航展取得圓滿成功!”“向全體(ti) 航天航空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家族”齊亮相

  此次航展上,由航空工業(ye) 研製、列裝人民空軍(jun) 的50型航空武器裝備集中參展。殲-20作為(wei) 航展明星,近年來列裝越來越多、飛得越來越遠,在新時代練兵備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航展上,殲-20首次降落珠海進行展示,兩(liang) 架殲-20飛機在地麵進行全方位展示。運油-20作為(wei) 我國新一代空中加油裝備,與(yu) 殲-20、殲-16、殲-10C等空軍(jun) “三劍客”戰機多次開展空中加油訓練。

  航空工業(ye) 專(zhuan) 家介紹,作為(wei) 空軍(jun) 新域新質作戰力量的代表,首次在大型展會(hui) 上進行飛行展示的攻擊-2無人機,是由航空工業(ye) 研製的一型中高空長航時察打一體(ti) 無人機係統,是執行邊境巡邏、打擊恐怖主義(yi) 的重要武器裝備。

  自2014年首次亮相中國航展之後,運-20作為(wei) 所有參展機型中的“大塊頭”,每次航展都能吸引最多的目光。

  在本屆航展上,運油-20A空中加油機首次參展,受到觀眾(zhong) 的熱捧。運油-20A飛機是航空工業(ye) 自主研製的新一代空中加油裝備,以運-20A飛機為(wei) 基礎平台進行設計研發,保留原機空運、空降和空投能力,可實現三點軟式加油。

  今年7月31日,空軍(jun) 發言人在長春航空展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國產(chan) 運油-20已正式進入空軍(jun) 部隊服役,並且在不久前與(yu) 殲-16重型戰鬥機完成海上空中加油訓練。

  “大飛機”三兄弟共舞藍天

  當天,我國首個(ge) 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並進行飛行表演。11時30分許,C919在400英尺空中約45度側(ce) 飛,在高度下降至200英尺後,超低空飛行,然後迅速拉起,直衝(chong) 雲(yun) 霄,展現了飛機的靈活性。

  大型客機研發和生產(chan) 製造能力是一個(ge) 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誌。今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機取得型號合格證。航空工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國大飛機家族已具備相對完整的“家族譜係”,我國正式進入全球“大飛機俱樂(le) 部”。

  自2007年C919項目啟動起,航空工業(ye) 作為(wei) 主供應商,與(yu) 主製造商中國商飛攻克技術難關(guan) ,到完成數百個(ge) 試飛科目、上千項試驗科目、數千個(ge) 小時飛行的適航取證審定工作,充分發揮了航空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的優(you) 勢。

  專(zhuan) 家表示,C919的研製攻克了飛機發動機一體(ti) 化設計、電傳(chuan) 飛控係統控製律、主動控製技術、全機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100多項技術。據了解,不包括機載係統,僅(jin) 大飛機自身的部段、部件,如果全部拆成零件,總共約有100萬(wan) 個(ge) 小零件。

  此次航展上,由航空工業(ye) 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liang) 棲飛機首次以兩(liang) 架“鯤龍”AG600M(滅火型)真機全新塗裝驚豔亮相,進行12噸投水演示,全麵展示了新狀態全構型AG600M滅火任務係統功能。

  作為(wei) 國家應急救援體(ti) 係建設所需的重大航空裝備,“鯤龍”AG600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liang) 棲飛機。航空工業(ye) 通飛華南公司總工程師黃領才透露,他們(men) 僅(jin) 用8個(ge) 月完成設計工作,8個(ge) 月完成零件生產(chan) 和大部件製造,6個(ge) 月完成總裝調試,5個(ge) 月完成首飛前地麵試驗和滑行試驗,4個(ge) 月實現全狀態投汲水驗證。

  如今,AG600M飛機已全麵轉入適航取證階段,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liang) 棲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標誌著我國在自主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ti) 係建設上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AG600飛機計劃於(yu) 2023年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並投入實戰應用,2024年滅火機取得中國民航適航證並交付用戶使用,2025年救援機取得中國民航適航證並交付用戶使用。

  在航展上,國產(chan) 大飛機“三兄弟”運-20、C919、AG600先後展翅藍天進行飛行表演,首次在中國航展聚首,國人翹首以盼“大飛機三兄弟”比翼齊飛的夢想,在航空人的接續奮鬥中成為(wei) 現實。

  載人登月“專(zhuan) 車”露真容

  在宇航展區,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的模型集體(ti) 亮相,其中還有備受矚目的載人登月“專(zhuan) 車”——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這是我國瞄準未來載人登月的需求而研製的一款重型運載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宇航部部長趙新國介紹,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起飛規模達2100噸,起飛推力達2600噸,高度約90米,能實現地月轉移軌道27噸的運載能力,滿足我國載人登月相關(guan) 需求,預計2027年具備首飛條件,“目前,火箭已經完成相關(guan) 的方案設計,具備轉入初樣設計的條件”。

  當天首次亮相的還有重型運載火箭模型。重型運載火箭是我國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標誌,目前正在研製中,預計2030年前後完成首飛。

  趙新國介紹,重型運載火箭起飛規模達4000噸,起飛推力超過5000噸。整個(ge) 火箭研製突破了“一總三大”相關(guan) 12項關(guan) 鍵技術,將實現我國地月轉移軌道50噸級、近地軌道150噸級的運載能力。

  在航展現場,首飛在即的捷龍三號火箭1∶10等比模型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科技委副主任、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建介紹,捷龍三號火箭為(wei) 四級固體(ti) 運載火箭,全箭總長31.8米,箭體(ti) 最大直徑2.64米,起飛質量140噸,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5噸,支持陸基及海上快速發射,可實現零窗口、全方位發射,在72小時內(nei) 完成星箭技術準備和發射任務,擁有2.9米直徑和3.35米直徑整流罩,任務性價(jia) 比與(yu) 適用性高。

  他告訴記者,過去一年來,捷龍三號火箭經曆了研發、地麵試驗、轉段、首飛評審等一係列流程,正式進入首飛階段。捷龍三號火箭充分發揮生產(chan) 製造發射一體(ti) 化優(you) 勢,大幅縮短發射鏈條,實現批量化、高頻次發射。

  劉建表示,不久後,捷龍三號固體(ti) 火箭將迎來首飛,有望實現海上冷發射到海上熱發射的跨越,逐步實現我國由“一次出海一次發射”到“一次出海多次發射”的能力提升。

  此次航展,中國航天科工攜全域攻防裝備七大體(ti) 係、百餘(yu) 項裝備展品重磅亮相,以反無人機體(ti) 係為(wei) 代表的一批先進裝備首次亮相,HQ-9BE遠程防空導彈、FK-2000彈炮結合武器係統、YJ-12E超聲速導彈、BP-12B導彈武器係統、WJ-700無人機等大國重器悉數亮相。

  中國航天科工專(zhuan) 家表示,該集團不僅(jin) 參展規模創新紀錄,首次參展展品比例更是超過30%,展示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的成果,彰顯我國強大的防空導彈技術實力。

  本報珠海11月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林潔 趙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