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發現史前及晚商時期遺存 為研究國家社會形態提供資料
中新社太原11月8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對外發布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山西絳縣發現距今5000多年的廟底溝二期、龍山十時期遺址,以及商周時期遺存,為(wei) 研究晚商王朝的西部邊界及國家社會(hui) 形態提供了重要資料。
喬(qiao) 野寨遺址位於(yu) 山西省絳縣古絳鎮喬(qiao) 野寨村周邊,遺址地處軹關(guan) 陘之咽喉要道。喬(qiao) 野寨遺址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兼有廟底溝二期、龍山及商、周等時期遺存。
2020年7月,當地考古人員在喬(qiao) 野寨遺址發現商代晚期陶片,初步判斷其為(wei) 附近東(dong) 吳晚商墓地對應之居址。
通過兩(liang) 次田野考古調查,考古人員在喬(qiao) 野寨遺址發現了多個(ge) 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其中包括灰坑、陶窯、墓葬等遺跡,並采集到了較為(wei) 豐(feng) 富的陶、石、骨器等。其中,以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的發現最為(wei) 豐(feng) 富。
據參與(yu) 本次考古發掘的考古人員田偉(wei) 介紹,喬(qiao) 野寨遺址廟底溝二期遺存的文化麵貌與(yu) 垣曲古城東(dong) 關(guan) 、陶寺等遺址相似,喬(qiao) 野寨灰坑、陶窯的發現說明該遺址廟底溝二期時為(wei) 一處聚落遺址,且擁有製陶手工業(ye) ,說明該遺址規格較高,可能為(wei) 一處中心性聚落遺址。
田偉(wei) 表示,廟底溝二期聚落遺址等級較高,為(wei) 晉南地區少見,為(wei) 廟底溝二期聚落形態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晚商時期遺存的發現,豐(feng) 富了晉南地區晚商文化物質資料,為(wei) 研究晚商王朝的西部邊界及國家社會(hui) 形態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