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跨越千年,對你的愛從未改變!

發布時間:2022-11-10 10:38:00來源: 新華社

 

  一縷煙,一片山,幾點雲(yun) 影

  一道水,一座橋,一支櫓聲

  這裏是烏(wu) 鎮

  是“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漫步於(yu) 其中

  “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雅景致

  便能盡收眼底

  滿河碎波閃爍

  輕舟在河裏悠然劃過

  它如水墨畫卷般

  洇著濃得化不開的詩意

  舊時此地有俗語

  “烏(wu) 鎮北柵頭,有天無日頭”

  一說便是指北柵市河兩(liang) 岸均為(wei) 水閣

  將街道遮得終日不見陽光

  這是烏(wu) 鎮民居的特點

  房舍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麵

  底部用木樁或石柱子打在河床中

  上架橫梁、鋪設模板

  稱為(wei) “水閣”

  給人一種古樸雅致的感覺

  青磚石板

  被頻頻而過的腳步磨得發亮

  狹窄的巷弄裏

  流轉著恬靜而舒緩的氣息

  推開斑駁的門板

  就是很多人夢裏的老家

  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wu) 鎮

  古名烏(wu) 墩、烏(wu) 戍

  有著1300年的建鎮史

  更有著7000餘(yu) 年悠久的曆史

  烏(wu) 鎮近郊的

  譚家灣古文化遺址考證表明

  大約在7000年前

  就有先民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

  澤國水鄉(xiang) ,舟橋如織

  梧桐樹影,運河波瀾

  這個(ge) 地處

  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小鎮

  在縱橫交織的水係中

  沉睡又蘇醒

  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

  讓烏(wu) 鎮從(cong) 宋代起

  逐漸發展成為(wei) 江南貿易重鎮

  穿鎮而過的京杭大運河

  更在不同時期

  為(wei) 烏(wu) 鎮提供著近水樓台的便利

  人們(men) 在這裏生活

  染坊、當鋪

  客棧、酒家

  ......

  河麵上偶爾還能看到滿載貨物的運船

  讓人依稀感受到

  這條古老運河千年前的繁華

  悠久的曆史

  贈予了烏(wu) 鎮厚重感

  飛轉的時光

  又賦予了其新的動力

  現在人們(men) 談起烏(wu) 鎮

  已經不光是江南和水鄉(xiang)

  還必然會(hui) 談到互聯網

  一係列互聯網項目

  讓古鎮人提早過上了智慧生活

  互聯網醫院打破了醫院“圍牆”

  “外賣在線”數字化監管外賣

  每個(ge) 人都能化身“陽光廚房”雲(yun) 監工

  從(cong) 特色酒店到普通住宅

  智能設備進入千家萬(wan) 戶

  “聰明”住所越來越“善解人意”

  出行導航

  車道路麵3D實景還原

  實現“沉浸式”導航體(ti) 驗

  今天

  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在烏(wu) 鎮正式開幕

  八年來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伴隨著互聯網的高歌猛進一路走來

  全球網購、移動支付

  網約車出行、共享單車……

  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普通人的生活

  被互聯網改變

  未來社區、未來鄉(xiang) 村、未來工廠……

  烏(wu) 鎮峰會(hui) 也為(wei) 浙江乃至中國

  插上了數字經濟騰飛之翼

  江南很美

  江南的烏(wu) 鎮更美

  古鎮有很多

  烏(wu) 鎮隻有一個(ge)

  它是古樸的、美麗(li) 的

  同時也是現代的、時尚的

  在這裏

  你可以感受江南水鄉(xiang) 之美

  可以嗅到

  千年前運河文化遺留的繁華

  還可以一窺

  整個(ge) 人類邁向數字文明的曙光

  千年前世界的樣子

  烏(wu) 鎮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未來世界是什麽(me) 樣子

  或許你也能在烏(wu) 鎮找到答案

  即便跨越千年

  人們(men) 對烏(wu) 鎮的愛也從(cong) 未改變

  它真的很美

  真的很特別

  我來過

  值得重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