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雙十一”消費提示:理性購買勿跟風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已拉開帷幕,不少消費者也已收到了第一波“戰利品”。為(wei) 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根據往年“雙十一”期間投訴特點與(yu) 難點,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按需消費,防範商家促銷套路,加強自身維權意識,謹防各類電信詐騙。
一、留心促銷規則,規避消費套路
每到“雙十一”,商家推出各種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包括預售、滿減、紅包、優(you) 惠券等,複雜的花式營銷也迷惑著消費者,引得消費者抱怨不斷。對此,中消協建議消費者下單前認真閱讀各平台和商家的預售及促銷規定,詳細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時間、退還條件以及優(you) 惠券使用條件、折扣範圍和期限等內(nei) 容。尤其需要注意,通常情況下“定金”支付後,如果消費者沒有在規定時間內(nei) 支付尾款,或因自身原因不想購買(mai) 此件商品了,“定金”是不予退還的。因此,建議廣大消費者切勿衝(chong) 動支付定金,也不要忘記在規定時間內(nei) 支付尾款。
今年,不少電商平台推出了新的保價(jia) 政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費者對於(yu) 預售促銷活動的信心,但不少消費者反映,不同平台和商家的保價(jia) 規定複雜繁多,一不小心可能被套路。不僅(jin) 發現自己“花高價(jia) ”購買(mai) 的商品半夜降價(jia) ,還被商家以“優(you) 惠券、贈品等活動不在保價(jia) 範圍內(nei) ”為(wei) 由拒絕退差價(jia) 。有的商家甚至下架商品直播鏈接,以此來逃避保價(jia) 規則。針對今年的保價(jia) 規定,中消協建議消費者提前明確保價(jia) 時間、保價(jia) 方式、價(jia) 格範圍等規定細則,並及時谘詢商家和平台客服,必要時留存聊天記錄、廣告宣傳(chuan) 頁麵截圖等證據,便於(yu) 產(chan) 生糾紛時進行維權。
二、注重商品質量,切勿盲目跟風
近幾年直播帶貨熱度持續不減,明星、網紅直播間的“流量”帶貨也異軍(jun) 突起,點燃了消費者“買(mai) 買(mai) 買(mai) ”的熱情。同時,以“低價(jia) ”為(wei) 噱頭的直播更是吸引了眾(zhong) 多消費者盲目跟風購買(mai) 。伴隨著直播帶貨亂(luan) 象迭起,“翻車”不斷,產(chan) 品質量良莠不齊、售後服務缺位、維權困難等痛點問題也層出不窮。對此,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1.盡量選擇資質全、信譽高、口碑好的正規直播平台進行觀看和購買(mai) ,甄別直播商家是否具有營業(ye) 執照,不要隨意點擊非官方或陌生的直播邀請和鏈接;2.下單前了解清楚商品主體(ti) 信息、質量構造、功能功效、價(jia) 格質保等情況,關(guan) 注商品的購買(mai) 評價(jia) 與(yu) 其直播間商品的相符性;3.建議消費者在購買(mai) 後及時截屏或錄製商品的廣告宣傳(chuan) 、直播畫麵、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相關(guan) 的證據,以防止商家下架直播視頻無法進行維權。
三、選擇正規平台,謹防交易風險
“雙十一”期間,也是各類電信詐騙的高發期。促銷信息和手段繁多,購物平台和購物方式多樣,售後維權問題增多,使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機。購買(mai) 前,消費者應注意:1.慎點各類紅包領取及促銷短信鏈接,其中有可能包含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一旦點擊可能造成個(ge) 人信息泄露或財產(chan) 損失;2.謹慎甄別購物平台,一定要通過正規應用商店下載最新版本的官方購物軟件,不隨意點擊網頁、軟件中的不明鏈接和彈窗進行交易,切勿私下進行匯款、轉賬。
購買(mai) 後,如果接到快遞丟(diu) 失、商品缺貨、退貨退款等信息或電話時,應及時撥打平台和商家及物流公司官方客服谘詢確認,經多方核實後再行處理。特別提醒老年消費者,如果收到類似“免費中獎”“紅包領取”等短信,尤其是頁麵跳轉到其他網頁並要求填寫(xie) 個(ge) 人信息才可兌(dui) 獎的情況,一定要立即關(guan) 閉頁麵,以防上當。
四、加強個(ge) 人信息保護,防範信息泄露
在往年的投訴案例中,不少消費者反映營銷類短信無法退訂,甚至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訂閱了品牌信息,總是被各類促銷信息和推銷電話騷擾。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仔細閱讀各電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關(guan) 隱私政策及條款,非必要不提供個(ge) 人相關(guan) 信息,尤其是身份證、銀行卡以及各類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同時,及時銷毀帶有個(ge) 人信息的資料單據,防止因隨意丟(diu) 棄、使用不當等造成個(ge) 人信息泄露。此外,建議消費者在個(ge) 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留存案件線索和相關(guan) 憑證,向個(ge) 人信息保護管理部門或者所在地消協組織進行投訴、舉(ju) 報,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五、關(guan) 注訂單信息,避免售後糾紛
今年“雙十一”期間,許多地區受疫情管控影響,物流受限或停運,收貨時長無法保障。中消協建議廣大消費者在下單前與(yu) 商家和物流客服確認商品是否可以發貨,尤其在購買(mai) 急需品和生鮮易腐商品時,應提前規劃物流配送時長。快遞若滯留在途中或被攔截退回發貨地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財產(chan) 損失。此外,由於(yu) “雙十一”購買(mai) 的訂單數量較多,建議下單後密切關(guan) 注物流信息,避免錯收和漏收快遞,產(chan) 生不必要的售後維權糾紛。收到貨後立即消殺,盡量當場驗貨,確認無誤後再簽收。
六、科學理性消費,杜絕衝(chong) 動消費
每年“雙十一”期間,“全年低價(jia) ”“巨惠特賣”的促銷廣告鋪天蓋地,各類“種草視頻”“安利軟文”防不勝防,直播帶貨更是花樣眾(zhong) 多,不少網友衝(chong) 動消費,搖身變為(wei) “尾款人”。中消協倡導,消費者在麵對明星、達人主播帶貨時,不要因所謂“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風購買(mai) 不必要的商品,學會(hui) 量入為(wei) 出、理性消費;也不要被“低價(jia) 爆款”“拍一贈多”等商家宣傳(chuan) 迷惑而衝(chong) 動消費,應選擇自身切實需要的商品,更加注重商品質量及服務,避免囤貨和重複購買(mai) ,踐行綠色低碳消費理念。
中消協也敦促各電商經營者切實做到以消費者為(wei) 中心,讓利於(yu) 民,多一些透明與(yu) 真誠、少一點算計和套路。主動承擔經營主體(ti) 責任,公平對待每一位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在公平消費中獲得良好消費體(ti) 驗,真正放心安心消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