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互聯網之光”點亮生活

發布時間:2022-11-11 10:42: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11月8日至11日在浙江烏(wu) 鎮舉(ju) 行。自博覽會(hui) 開幕以來,每日觀眾(zhong) 絡繹不絕。會(hui) 場內(nei) ,一項項頂尖科技成果,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本次博覽會(hui) 以“共建網絡世界共創數字未來”為(wei) 主題,吸引了來自4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415家企業(ye) 和機構,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參與(yu) 展示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最新技術產(chan) 品。

  數字技術作為(wei) 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hui) 治理方式。本次博覽會(hui) 上,許多企業(ye) 與(yu) 機構展示了以數字技術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先進成果。

  走進會(hui) 場,首先看到的是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數字經濟係統成果展。這是浙江數字化改革啟動以來,首次麵向公眾(zhong) 展示數字經濟係統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展覽亮點頻頻:在“產(chan) 業(ye) 大腦”板塊,可以看到15個(ge) 細分行業(ye) 產(chan) 業(ye) 大腦的建設進展和成效;在“未來工廠”板塊,展出的24家浙江數字化智慧工廠,不僅(jin) 人均產(chan) 能提升了幾倍,生產(chan) 過程中的碳排放也大大減少;在“重大應用”板塊,一串串數字展示了企業(ye) 碼助企紓困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線上會(hui) 議的應用越來越廣。在中國移動展區,一場別開生麵的線上會(hui) 議格外吸睛:數字人物高度還原現場操作者容貌,還能隨時互動……“基於(yu) 中國移動的算網能力和5G技術,我們(men) 創新線上會(hui) 議應用,主要通過3D建模的形式將會(hui) 議場景搬到線上,每名參會(hui) 人員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數字人‘分身’,以數字人形式加入3D會(hui) 場,從(cong) 而實現與(yu) 線下開會(hui) 一樣的效果。”工作人員介紹。

  數字技術應用正以各種形式直接造福人們(men) 的生活。在騰訊展區,一款便攜式的大腦手術導航係統令人眼前一亮。這個(ge) 由北京協和醫院聯合騰訊AI Lab開發的智能化手術導航係統,就像為(wei) 醫生裝上了一雙“透視眼”,借助AI技術,將CT、MRI等虛擬影像與(yu) 真實患者進行匹配,從(cong) 而定位病灶,在手術期間實時展示3D腦部結構。目前,該係統臨(lin) 床初步應用取得成功。

  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展台,一款外骨骼機器人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通過這個(ge) 設備,有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患病人群可實現輕鬆行走,體(ti) 力勞動者也可借助該設備減輕重物對關(guan) 節的壓力。”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信息化浪潮的不斷推進,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次展會(hui) 上,網絡安全技術成果的展示獲得了極大的關(guan) 注。

  在北信源展區,講解員向參觀者介紹安全應用產(chan) 品:“我們(men) 把數據的所有權和管理權都交給了用戶,這對於(yu) 黨(dang) 政機關(guan) 、國防軍(jun) 工、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單位尤為(wei) 重要。”

  在360展台,一款互動小遊戲引人注目。站在大屏幕前,根據提示做出相應的動作,屏幕上的遊戲主人公隨之移動,最終戰勝所有“網絡病毒”,闖關(guan) 成功。“數字安全最大的痛點是‘看不見’攻擊。360構建了以‘看見’為(wei) 核心的數字安全大腦框架。”展台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360建設本地安全大腦,完成一站式安全運營,累計服務超1萬(wan) 家政企客戶。”

  在每日互動展區,大屏幕上循環播放的“無磁盤計算方式”視頻吸引了許多參會(hui) 人員駐足交流。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他們(men) 參與(yu) 數據安全行業(ye) 基礎設施建設的最新成果:大數據聯合計算產(chan) 品“數聚(變)反應堆”。該產(chan) 品通過無磁盤計算方式讓數據計算在內(nei) 存中進行,從(cong) 而確保數據計算過程上鏈存證且原始數據不落盤,從(cong) 根本上破解數據融合的安全顧慮。

  自動駕駛汽車、“眼動輸入”無障礙解決(jue) 方案、AR感知交互眼鏡、繪畫機器人、智能頭盔……各個(ge) 展廳內(nei) 尖端科技產(chan) 品令人目不暇接。一名參觀者感歎:“通過參觀展覽,我真真切切地體(ti) 會(hui) 到了數字技術的魅力,‘互聯網之光’正在日益點亮人們(men) 的生活。”

  (本報記者江南、金歆、李曉宏、史哲、竇瀚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