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湖北當陽發動居民參與決策——老舊小區怎麽改,大家說了算

發布時間:2022-11-11 11:07: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湖北省當陽市通過調查摸底、入戶宣傳(chuan) 等形式,廣泛發動居民參與(yu) 決(jue) 策,將改造事項交由居民自己來定。群眾(zhong) 需求得到滿足,生活環境得以改善。

  寬闊平整的硬化路麵,清爽怡人的綠化帶……走進湖北省當陽市玉陽街道淩雲(yun) 小區,剛剛改造完成的停車場、晾衣架、路燈等設施煥然一新。

  “改造前期多次上門發放問卷,收集、征求我們(men) 的意見;改造方案和施工圖不僅(jin) 集中公示,還召開居民代表會(hui) 現場為(wei) 我們(men) 講解……這兩(liang) 年小區變化很大,老百姓生活更幸福。”80歲的小區居民陳靜滿臉笑容。

  近年來,當陽堅持“共同締造”原則,發動居民參與(yu) 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實現“決(jue) 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累計完成171個(ge) 老舊小區改造,受益群眾(zhong) 約1.2萬(wan) 戶,小區環境從(cong) “髒亂(luan) 差”變為(wei) “美淨齊”。

  改造內(nei) 容居民定

  天氣晴好,吃過晚飯,家住當陽市壩陵街道錦屏山社區錦屏佳苑小區16棟的黃興(xing) 梅,陪著老伴鄭永慧下樓散步。他們(men) 來到電梯口,用磁卡刷開電梯門,很快就到了一樓。

  “我們(men) 倆(lia) 都快80歲了,老伴10多年前得了腦血栓,腿腳不太靈便,過去很少下樓。現在加裝了電梯,上下樓方便多了,每天都可以出門散心,心情好,身體(ti) 也更好了。”黃興(xing) 梅說。

  小區網格員童莉介紹,錦屏佳苑小區建成於(yu) 上世紀90年代。2020年9月,小區開始動議改造事宜。消息一出,有居民鼓掌讚成,但也有人反對。利益訴求不一致,群眾(zhong) 意見不統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該如何推進?當陽市創新“六個(ge) 前置”工作模式,將“100%成立黨(dang) 組織、100%成立自治組織、100%簽訂居民公約、95%同意拆違、85%同意出資參與(yu) 、90%同意後期公益物業(ye) 進駐”作為(wei) 老舊小區改造前置條件,通過調查摸底、入戶宣傳(chuan) 、召開灣子屋場會(hui) 等形式,充分發動居民參與(yu) 決(jue) 策,將“改不改、如何改”這些事項交給居民自己來定。

  “我們(men) 從(cong) 熱心公共事務的退休老黨(dang) 員、退伍軍(jun) 人等群體(ti) 中選出27人,成立了小區黨(dang) 支部,又發動業(ye) 主代表成立了業(ye) 委會(hui) ,選出了15個(ge) 樓棟長、40個(ge) 單元長。”錦屏佳苑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物業(ye) 負責人羅雲(yun) 清介紹,依托這些力量,組織群眾(zhong) 召開了3場灣子屋場會(hui) ,廣泛征求居民對小區改造的意見。

  “這些違建占用小區公共區域,堵塞了消防通道,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也影響小區形象。”經過廣大業(ye) 主協商,大部分人同意拆違,小區共拆除76處違建,物業(ye) 對拆除後的建築缺口進行修補。同時,根據居民的訴求,小區對路麵統一刷黑,下水管道重新鋪設,增加了130個(ge) 停車位,在院子裏設置了統一的晾衣架,還加裝了健身器材、路燈等設施,將廢棄倉(cang) 庫改造成小區活動室。

  16棟的部分高層居民提出給樓棟加裝電梯,但一層、二層的居民卻不同意,“有噪聲,還會(hui) 遮擋陽光。”在小區黨(dang) 支部的協調下,這10多戶居民最終協商一致:三層到七層加裝電梯,業(ye) 主根據樓層高度出相應的錢。電梯采取外掛式,離樓棟有一定距離,避免遮擋光線和噪聲問題。

  在改造過程中,小區還製定了10條“居民公約”,包括“自覺遵守業(ye) 委會(hui) 決(jue) 議,不損人利己”“自覺遵守房屋裝修規定,不亂(luan) 搭亂(luan) 建”“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車輛不亂(luan) 停,通道不亂(luan) 占”等內(nei) 容。全體(ti) 業(ye) 主簽約,承諾履責,鞏固改造成果。

  多元籌資解難題

  走進位於(yu) 當陽市城區的老就業(ye) 局小區,隻見小區環境幹淨整潔,道路兩(liang) 側(ce) 停車位和充電樁整齊排列,車輛停放規範有序。到附近辦事的當陽市農(nong) 商行職工黎娟娟正準備開車離開。

  “以前到這附近辦事,車位不太好找。現在外來車輛也可以到小區裏麵來停車了,一個(ge) 多小時收費4元,很方便。”黎娟娟告訴記者。

  該小區屬於(yu) 老舊小區,過去並沒有物業(ye) 管理,而是由院子裏的3家機關(guan) 單位“各管各的”。去年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後,由當陽市房產(chan) 保障中心聘請當陽市城投物業(ye) 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公益托底服務。

  “我們(men) 為(wei) 院內(nei) 單位和住戶提供統一的門衛和保潔等服務,由單位支付物業(ye) 費,同時對院內(nei) 住戶和外來車輛收取一定的停車服務費用,加上充電樁等收益,基本能夠實現小區物業(ye) 服務收支平衡。”當陽市城投物業(ye) 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昌軍(jun) 說,去年以來,該小區已收取停車服務費4萬(wan) 多元。

  為(wei) 破解老舊小區建設中財力有限等困難,當陽市鼓勵國有企業(ye) 參與(yu) 老舊小區改造,實現多元統籌融資。

  2021年3月,經過當陽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yu) 農(nong) 行當陽分行深入對接,農(nong) 行湖北省分行為(wei) 當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綜合授信6億(yi) 元。這是湖北省內(nei) 首單對地方平台企業(ye) 投放的大額度、長期限、無抵押貸款。當陽還通過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等方式,廣泛籌集改造資金。

  除了爭(zheng) 取政策支持,當陽還充分調動社會(hui) 力量,引導居民積極出資參與(yu) 改造及加裝電梯,標準由居民自行協商,共計出資442萬(wan) 元。同時,通過街道和社區協調、居民申請等方式,積極爭(zheng) 取原產(chan) 權單位支持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

  三方共建管長遠

  不久前,在當陽市玉陽街道子龍路社區康泰2號小區,一場由社區黨(dang) 組織、小區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公司三方參加的議事會(hui) 正在舉(ju) 行。

  “我們(men) 的物業(ye) 服務分為(wei) 每月每戶10元、20元、30元、40元4個(ge) 檔次,根據不同檔次服務內(nei) 容也有相應不同。”當陽市城投物業(ye) 服務有限公司公益物業(ye) 推進組負責人李敏說。

  “前期小區屬於(yu) 業(ye) 主自管,外來車輛和人員隨意進出。現在引進公益物業(ye) ,希望在做好環境衛生、公共綠化、水電維修等基本服務之外,能夠安裝道閘、監控、樓道照明等設備,拆除樓棟違建,進一步方便居民生活。”小區業(ye) 委會(hui) 主任雷華說。

  “大夥(huo) 兒(er) 願意出物業(ye) 費,但必須確保服務質量。社區會(hui) 做好監督,定期對業(ye) 委會(hui) 和物業(ye) 進行考核,張貼物業(ye) 紅黑榜;居民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開展業(ye) 主滿意度調查,每月對物業(ye) 的服務情況進行評價(jia) 打分。”子龍路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鄭紅豔說。

  經過三方反複協商,康泰2號小區業(ye) 主最終同意城投物業(ye) 進駐,確定物業(ye) 費收費標準為(wei) 每平方米3毛錢。物業(ye) 進駐後,按照居民要求,很快在小區門口安裝了智能道閘、監控等設備;物業(ye) 服務人員上門做工作,將樓道內(nei) 的私搭亂(luan) 建全部清理,並安裝了照明燈。

  三分建,七分管。“在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我們(men) 著力於(yu) 後期管理,在組織建設、物業(ye) 引進、居民自治等方麵下足功夫。”當陽市房產(chan) 保障中心副主任龔旺林介紹,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對全市城市治理單元進行體(ti) 係重構,構建片區黨(dang) 組織、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企業(ye) “三方共建”體(ti) 係,完善社區黨(dang) 組織、小區黨(dang) 支部、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企業(ye) 、誌願服務隊“五方共治”機製。

  “為(wei) 避免老舊小區改造後失管,我們(men) 結合老舊小區實際情況和居民需求,實行差異化管理,製定了‘低價(jia) 有償(chang) ’的物業(ye) 服務方案,采用‘先嚐後買(mai) ’‘先服務,後付費’模式,由業(ye) 主投票選擇服務項目,簽訂物業(ye) 服務合同。”彭昌軍(jun) 說,目前,城投物業(ye) 共托底公益管理23個(ge) 小區,以及8個(ge) 公租房小區,服務居民5000多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