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農村基建促投資作用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事關(guan) 農(nong) 民根本利益。水電氣暖入戶、水泥路通到家門口、隨時隨地網購商品……近年來,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一係列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越來越多資金投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村供水供電、交通道路、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鄉(xiang) 村麵貌發生巨大變化。
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水利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擴大當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工作方案》明確,到年底前,突出抓好灌區等水利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農(nong) 田水利設施補短板,以及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等項目建設。擴大農(nong) 村基建投資,既能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又有助於(yu) 增加農(nong) 民收入,對於(yu) 更好發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建設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作用,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yi) 。
今年以來,受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ge) 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5.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連續5個(ge) 月回升,為(wei) 經濟恢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以水利設施建設為(wei) 例,截至10月底,全國已經完成水利投資9211億(yi) 元,創下曆史新高。現階段,繼續發揮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積極作用,對於(yu) 穩住經濟基本盤意義(yi) 重大。
擴大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快在建項目實施進度,開工一批新項目,一方麵有利於(yu) 補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能力;另一方麵,通過緊盯在建和新建兩(liang) 個(ge) 重點環節,有效增加投資規模,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增進民生福祉有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利於(yu) 改善廣大農(nong) 村地區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整體(ti) 麵貌,還可以增加農(nong) 民本地就業(ye) 的機會(hui) ,提高農(nong) 民收入。比如,今年前9個(ge) 月,水利項目施工累計吸納就業(ye) 人數209萬(wan) 人,其中農(nong) 村勞動力171萬(wan) 人。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資金保障。更好發揮農(nong) 村基建促投資作用,要用足用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相對來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往往投入大、效益低,融資較難。在積極爭(zheng) 取各級財政投入的同時,要充分釋放政策效能,拓寬項目建設融資渠道,積極爭(zheng) 取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金融信貸以及社會(hui) 資本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建項目的支撐力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在加快推進農(nong) 村基建的同時,要強化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嚴(yan) 格各環節質量控製,牢牢守住安全生產(chan) 底線。要因地製宜、分期分批推進,防止“一刀切”和急於(yu) 求成,確保經得起曆史和實踐檢驗。
當前,國內(nei) 新發疫情不斷出現,有關(guan) 地區和部門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最大限度發揮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帶動作用,為(wei) 穩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