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兩岸同胞多走動、常相聚”——京台交流活動精彩不斷
說評書(shu) 、拉二胡、捏麵塑……100餘(yu) 名京台兩(liang) 地民眾(zhong) 近日“雲(yun) 端”相會(hui) ,盡享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兩(liang) 岸文化同根同源,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生動的例子。希望兩(liang) 岸同胞繼續手牽手、心連心,共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台灣高雄左營社區聯合發展協會(hui) 理事長朱明德在視頻連線時說。連日來,圍繞文化傳(chuan) 承、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合作等主題,京台交流活動輪番登場,精彩不斷。
同上一堂課
“同上一堂非遺課”海峽兩(liang) 岸在線非遺教學活動近日在北京西城和台灣高雄連線舉(ju) 辦。北京青年演員張準帶來一段評書(shu) 《大美西城》,展現出京城的民俗雅韻。高雄會(hui) 場二胡演奏《望春風》和舞蹈表演《討海人》,則傳(chuan) 遞了獨具特色的寶島風情。兩(liang) 地民眾(zhong) 相互唱和,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紅色和白色是主色,請在手心揉成團,紅色如核桃大小,白色如中藥丸大小。紅色做兔兒(er) 爺的身體(ti) ,白色做兔兒(er) 爺的頭部……”在非遺項目展示及體(ti) 驗環節,北京麵塑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馮(feng) 慧芸帶領京台兩(liang) 地居民親(qin) 身體(ti) 驗“兔兒(er) 爺”的製作過程。
自2013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便積極推動民間文藝小分隊赴台展演,將大陸的民間文藝和風俗文化介紹給台灣民眾(zhong) 。此番與(yu) 台灣民眾(zhong) 開展互動教學,馮(feng) 慧芸也倍感親(qin) 切。2015年春節期間,她曾隨“北京文化廟會(hui) ·台灣之旅”活動,將麵塑作品帶去台北展出,並進行現場教學。“生肖主題的麵塑深受當地小朋友喜愛,許多孩子學做了自己和家人生肖形象的麵塑。看著他們(men) 開心地動手製作,我感到不虛此行”。馮(feng) 慧芸表示。
在東(dong) 城區近日舉(ju) 辦的“築夢青春,圓夢未來”京台青少年交流活動上,來自史家胡同小學、五中分校、黑芝麻胡同小學等學校的台生分別表演了武術、京劇、單簧管演奏和歌曲合唱等。東(dong) 城區培新小學校長張燕與(yu) 學生共同回憶了和台灣北新小學“兩(liang) 新共上一堂課”的動人瞬間。
大陸相聲演員應寧講述了兩(liang) 代相聲人和台灣相聲界的交流合作經曆。12年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岸行”走進寶島,培養(yang) 了60名能說相聲的台灣徒弟。活動現場播放了台灣徒弟們(men) 學習(xi) 相聲表演的花絮,見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薪火相傳(chuan) 。
厚植一方土
北京大興(xing) 與(yu) 台灣高雄基層交流活動上,百餘(yu) 名嘉賓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呈現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特色,共話豐(feng) 收喜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台灣會(hui) 場的高雄市大樹農(nong) 會(hui) 理事長梁源泰說,高雄市大樹區水土豐(feng) 美,種植出的水果香味馥鬱,行銷各地。期盼兩(liang) 岸同胞能有更多往來,歡迎北京朋友來大樹嚐鮮。
台灣農(nong) 業(ye) 代表翁靜慧說,得益於(yu) 充足的日照,大樹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甜度高,深受消費者喜愛。西瓜和大興(xing) 所產(chan) 一樣久負盛名,蓮霧果色飽滿,愛文芒果鮮嫩多汁。水果經過加工製成的果幹、餅幹、棒冰等也大受市場歡迎。
台胞李嶽峰的公司今年落地北京,致力於(yu) 打造優(you) 質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在發展生態旅遊方麵,李嶽峰也積極探索,先後推出牡丹節和桑葚節。遊客在觀賞牡丹、采摘桑葚之餘(yu) ,也能品嚐台灣小吃、暢玩音樂(le) 節,至今已吸引超過2萬(wan) 人次參與(yu)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短距離出遊多起來,“微度假”迅速崛起,鄉(xiang) 村民宿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北京懷柔和台灣高雄連線舉(ju) 辦的京台美麗(li) 鄉(xiang) 村論壇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鍾櫟娜說,大陸民宿發展韌性足,正改變著城市居民旅行方式。
懷柔井鄰栗林花園民宿負責人石晶介紹,2014年,她曾赴台灣交流學習(xi) 民宿經營經驗,結識了當地多名民宿業(ye) 者。後來其中幾人專(zhuan) 程到懷柔,體(ti) 驗她在慕田峪長城邊上經營的民宿。“許多台灣民宿業(ye) 者非常喜歡這裏的景色。台灣民宿的文創產(chan) 品對顧客十分具有吸引力,希望兩(liang) 岸加強文創合作,使民宿文化更加生動。”
這裏天地寬
“這裏聚集了多家證券公司總部,還有外資金融機構相繼入駐。既坐落著老北京傳(chuan) 統四合院,也有一座座現代化高樓。”作為(wei) 大陸首個(ge) 定向開發的高端產(chan) 業(ye) 功能區,北京金融街今年迎來建設與(yu) 發展30周年。在金融街·青年金融論壇暨兩(liang) 岸青年金融論壇上,北京金橋鷹石創投中心投資總監、台青林宜賢說,2013年,他“登陸”發展的第一站就在金融街。工作多年,他深覺這裏“確實是一片很大的天地”。
在兩(liang) 岸金融合作方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金融風險管理學科副教授、台胞林承鐸認為(wei) ,隨著科技金融產(chan) 業(ye) 發展,兩(liang) 岸對數字金融人才都有大量需求,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展開合作勢在必行。兩(liang) 岸也可通過大數據應用探索和創新信貸產(chan) 品,便利兩(liang) 岸民眾(zhong) 享受相關(guan) 服務。
在“走基層”“麵對麵”石景山區交流參訪活動期間,在京台胞來到全民暢讀藝術書(shu) 店“台灣青年驛站”,接過北京市台辦贈送的《台胞百問》手冊(ce) 。他們(men) 紛紛表示,一冊(ce) 在手,對於(yu) 在京生活、求學、實習(xi) 、購房、社保等日常事宜,將更加心中有數。
居住在順義(yi) 區裕龍小區,並在該區投資發展的第一批台商姚海宏,通過視頻連線和高雄鄉(xiang) 親(qin) “雲(yun) 上團聚”。作為(wei) 親(qin) 眼見證大陸發展、親(qin) 身投入順義(yi) 建設的台商代表,他誠摯地邀請高雄鄉(xiang) 親(qin) 未來到北京、到順義(yi) 走一走、看一看,同時希望兩(liang) 岸同胞多走動、常相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