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日本僧侶為南京大屠殺再添鐵證:證實南京“731部隊”駐地細節

發布時間:2022-12-01 15: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11月30日電(記者 申冉)30日,侵華日軍(jun)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布一批新征文物史料情況。其中具有重要曆史價(jia) 值的為(wei) 日本友人大東(dong) 仁征集的數份檔案資料,清晰展示了侵華日軍(jun) “榮第1644部隊”在南京駐地的細節,該部隊因被證實在南京進行過大規模細菌戰和毒氣戰試驗而被稱為(wei) “731部隊”。

  據館方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紀念館今年新征集和入藏文物史料453件(套)。其中自日本征集而來的51件(套)文物史料,是由紀念館友人大東(dong) 仁今年在日本當地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而來。“非常有曆史價(jia) 值和研究意義(yi) 。”

  紀念館文物部主任艾德林現場展示了其中的幾組重點檔案資料,包括:侵華日軍(jun) 士兵新井淳的《陣中日誌》、侵華日軍(jun) 第九師團步兵第三十六聯隊第十一中隊《陣中日誌》、日軍(jun) “榮第1644部隊”相關(guan) 照片、“‘南京陷落’兒(er) 童教育戲劇卡片”等。

  數張關(guan) 於(yu) 日軍(jun) “榮第1644部隊”的照片中,清晰展示了這支又名為(wei) “多摩部隊”的細菌戰部隊當時在南京的駐地—位於(yu) 南京原“中央醫院”(今東(dong) 部戰區總醫院)舊址。根據史料,這裏當年對外宣稱是日軍(jun) “華中防疫給水部”,實質是從(cong) 事大規模細菌戰與(yu) 毒氣戰研究試驗的機構,與(yu) 侵華日軍(jun) 的“731部隊”同樣臭名昭著。

  據不完全統計,近17年間,日本僧侶(lv) 大東(dong) 仁收集轉交加上無償(chang) 捐贈給南京的資料已超過四千五百餘(yu) 份。

  “我們(men) 可以看到幾名日軍(jun) 軍(jun) 官在駐地前的留影,‘多摩部隊’創立一周年演藝會(hui) 的影像,以及最為(wei) 重要的四張照片,拍下了該部隊在南京舉(ju) 辦類似‘變裝遊行’活動的情形,畫麵中清楚地顯示出‘榮第1644部隊’字樣的標牌。”受紀念館委托,參與(yu) 新征文物史料研究鑒定工作的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孟國祥告訴記者,“由於(yu) 細菌戰試驗極其隱秘,後期日軍(jun) 又將相關(guan) 資料大部分銷毀,‘榮第1644部隊’的實物資料極少,照片就更為(wei) 少見。這組照片為(wei) 以往所未見,可以說是填補了這方麵的空白,可以與(yu) 1998年在南京發現的日軍(jun) ‘榮第1644部隊’細菌試驗受害者頭顱相互印證,讓我們(men) 對這段曆史的研究繼續深化和細化。”

  除此之外,在新征集的侵華日軍(jun) 《陣中日誌》中,對南京慰安所的設立和運行有了更為(wei) 詳細的描述。例如,侵華日軍(jun) 士兵新井淳在1938年1月1日這一天的日記中寫(xie) 道,“從(cong) 今天起,開設了慰安所。每個(ge) 人30分鍾,費用是下士官150錢(1.5日元),士兵100錢(1日元)。相當的熱鬧,一直處於(yu) 滿員狀態。”

  “‘慰安婦’製度是日軍(jun) 大規模的性暴力犯罪,是對人道的踐踏,對文明的褻(xie) 瀆,為(wei) 國際社會(hui) 所不齒,‘慰安婦’問題已成為(wei) 日本是否有足夠的誠意和努力來回應戰爭(zheng) 的侵略性質和麵向未來的試金石,這次發現的《陣中日誌》等資料就是對這段曆史的有力鐵證之一。”孟國祥表示,“對南京慰安所的了解,主要依靠受害者的回憶,日方的一些檔案文獻,以及日本研究者的成果,這本《陣中日誌》反映了在南京設立慰安所的確切時間以及運作情況,這對我們(men) 認識日軍(jun) 在南京實施‘慰安婦’製度是一個(ge) 重要的信息補充。”

  該批文物的捐贈者大東(dong) 仁是一位日本佛教僧侶(lv) ,自2005年起,近17年間,他收集轉交加上無償(chang) 捐贈給南京的資料已經超過4500份。(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