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藏高原132個湖泊近40年湖冰物候數據發布

發布時間:2022-12-07 11:04:00來源: 新華社

  我國科學家日前利用遙感與(yu) 數值模擬技術,重建了青藏高原132個(ge) 湖泊1978年至2016年逐年湖冰物候的完整記錄,並在“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等數據共享平台發布。

  該數據產(chan) 品覆蓋範圍廣、時間跨度長,將為(wei) 認識青藏高原湖-氣作用和長時序水熱過程提供重要的技術和數據支撐。

  湖冰物候,即湖泊的結冰和融冰日期,是反映湖泊能量平衡變化的直觀指標,其變化也影響著湖泊水生生態係統及下遊的水文特征。由於(yu) 常規地麵觀測的局限,青藏高原湖冰物候記錄極為(wei) 缺乏。

  對此,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與(yu) 合作者集成遙感與(yu) 數值模擬技術,發展了湖冰物候序列重建的技術框架,重建了高寒地區完整的湖冰物候時間序列。

  研究發現,自青藏高原南部向北,完全結冰期(多年平均)從(cong) 15天增加至215天,即緯度每升高1度,完全結冰期增加約17.5天。在4500米至5000米海拔範圍內(nei) ,海拔每升高100米,完全結冰期增加約18.9天。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近40年來,青藏高原湖泊結冰時間普遍推遲、融冰時間提前、封凍時長縮短等特征表現明顯。

  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員張兵介紹,本研究發展的技術框架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未來可為(wei)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保護和恢複與(yu) 水有關(guan) 的生態係統”提供監測數據,並為(wei) 湖泊水質和水生生物群的監測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和決(jue) 策依據。(記者張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