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屋:源自山東 走出山東
邁入新征程,希望工程如何發揮更大效用,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長?麵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時代課題,在紮實調研的基礎上,2020年6月,團山東(dong) 省委、山東(dong) 省青聯、山東(dong) 省青基會(hui) 共同啟動“希望小屋”兒(er) 童關(guan) 愛項目,由此助推希望工程在山東(dong) 全麵轉型升級。
此項目麵向全省無獨立居住和學習(xi) 環境的8-14歲困境兒(er) 童,依托原有住房隔斷,打造獨立學習(xi) 生活空間,並配套愛心誌願者結對幫扶,幫助解決(jue) 孩子成長和學習(xi) 中的困難,培養(yang) 良好習(xi) 慣,提高自立能力,實現從(cong) “小屋煥新”到“精神煥彩”的轉變。
2020年項目啟動伊始,初步摸排結果顯示:在山東(dong) ,建檔立卡貧困戶中8至14歲孩子有100312名,涉及85540個(ge) 家庭。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生活環境普遍簡陋,房屋老舊,設施缺乏,布置雜亂(luan) ,有些女孩長期沒有獨立生活空間。
龐大的數字裏就藏著小婕的故事。
寧津縣六年級學生小婕的母親(qin) 患智力殘疾,父親(qin) 身體(ti) 不好,隻能打些零工養(yang) 家。小婕最大的心願是能有一間真正屬於(yu) 自己的房間和一張幹淨書(shu) 桌,不用再扒開桌麵的雜物才能寫(xie) 作業(ye) ,也不用和家中的雜物擠在一屋。
戰澤業(ye) 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27年前他受希望工程資助得以繼續學業(ye) 。曆經多年奮鬥,此時他已是一家蛋雞養(yang) 殖企業(ye) 的負責人。一個(ge) 偶然機會(hui) ,他看到“希望小屋”項目征集公益人的信息,便第一時間找到團寧津縣委,主動提出捐建一間“希望小屋”。
獲得當地團組織幫扶的小婕成為(wei) 這間小屋的受益者。2020年夏天,曆經專(zhuan) 業(ye) 改造、裝修,小婕夢想中的小屋終於(yu) 建成,被編為(wei) “001”號,這是寧津縣首間“希望小屋”。
從(cong) 當年第一位受助希望工程的“001”號失學少年戰澤業(ye) 再到如今的“001”號希望小屋受益者小婕,一場場愛心接力,見證了齊魯青年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也見證了愛心資助方式的悄然變化。
從(cong) “校內(nei) ”走向“校外”,從(cong) “單一助學”到“全麵發展”,從(cong) “普惠”走向“更加精準”——以“希望小屋”兒(er) 童關(guan) 愛項目為(wei) 標誌,山東(dong) 希望工程開始了新的探索與(yu) 實踐。
“組織化+社會(hui) 化”形式首次貫穿具體(ti) 工作:線上,延伸“互聯網+公益”內(nei) 涵,創新推出支付寶“消費捐”、開發公益小程序、啟動公益直播節,緊抓“520公益季”“99公益日”等重要節點,動員起1500餘(yu) 萬(wan) 人次參與(yu) 支持該項目;線下,深度鏈接企事業(ye) 單位、高校、新興(xing) 領域青年和青聯委員等各方力量,成立“希望小屋”公益聯盟。
山東(dong) 共青團堅持“三級團委書(shu) 記抓質量”,明確46項建設標準,“一戶一策”,針對差異化需求提供“量身定製”服務,全省各級團組織多輪驗收,全麵確保小屋建設質量過硬。
小屋的建成僅(jin) 是開始,社會(hui) 愛心誌願者隊伍的不斷壯大,使常態化提供親(qin) 情陪伴、心理疏導、學業(ye) 輔導、感受城市等“5+X”服務成為(wei) 可能。
改變最大的是孩子。擁有了“希望小屋”的小婕,從(cong) 之前性格內(nei) 向、不愛說話,變得喜歡笑了。
調查顯示,“希望小屋”受助兒(er) 童普遍樹立了自強自立、樂(le) 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學會(hui) 表達自己,增強了自信,人際交往能力明顯改善。
一間間小屋,是育人空間、愛心聚集地,也是幹部作風的試金石。為(wei) 了讓“希望小屋”兒(er) 童關(guan) 愛項目精準落到每個(ge) 最需要的孩子身上,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團組織上下聯動,紛紛走出機關(guan) 、深入基層,逐一入戶走訪,廣泛募集資金,嚴(yan) 把建設質量,跟進誌願服務,真正做到用腳丈量民情、用心服務青少年。
在這場公益“硬仗”中,各級團幹部在麵對麵做群眾(zhong) 工作中提升了能力、錘煉了作風,實現了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風“三個(ge) 轉變”。
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募集公益資金超2.7億(yi) 元,惠及困境兒(er) 童兩(liang) 萬(wan) 餘(yu) 名,被列入2021年山東(dong) 省“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首批項目清單,獲評“中國社會(hui) 組織扶貧案例50佳”。
在各方愛心力量助推下,該項目已走出山東(dong) ,麵向西藏、青海、甘肅、重慶等援建“希望小屋”335間,幫助300餘(yu) 名西部困境兒(er) 童解決(jue) 切實困難。
如今,小屋的愛心故事仍在繼續。對戰澤業(ye) 而言,這場愛心接力“意味著感恩和回報,實現了自己曾經許下的心願——長大後要成為(wei) 他們(men) 一樣的好心人”。他期待受助孩子們(men) 能加入這場接力,讓愛和希望溫暖更多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