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戰略全局 提振發展信心——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經濟發展離不開信心的支撐。非常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把信心放在戰略全局的出發點、經濟工作的切入點,直麵經濟領域重大熱點問題,如增加收入擴大消費、國企民企平等對待、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支持平台企業(ye) 大顯身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等作出明確回應和具體(ti) 部署,體(ti) 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鮮明的問題導向,也對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發展預期發揮了“定心丸”作用。
今年以來,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疫情等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yan) 重衝(chong) 擊,中國經濟處於(yu) 艱難時刻。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最重要的就是千方百計改善預期,著力夯實信心根基。通過頂層設計釋放積極政策信號,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提供盡可能多的確定性,使廣大市場主體(ti) 更好規劃行動路線,以市場活力的強勁複蘇、內(nei) 需潛力的強大釋放,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最澎湃的動力、最堅實的支撐。這也是“綱舉(ju) 目張”透出的深意所在。
信心,源自黨(dang) 的堅強領導和製度優(you) 勢。堅持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一個(ge) 重大的政治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應該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在於(yu) 黨(dang) 的領導,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獨特優(you) 勢。過去10年,麵對國內(nei) 國際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及時、科學的判斷,以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和舉(ju) 措為(wei) 引領、以經濟戰線堅決(jue) 落實為(wei) 成效,發展觀念、發展方式乃至發展全局都發生了曆史性變革,也為(wei) 我國經濟培育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當前,克服疫情衝(chong) 擊影響、推動經濟持續複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防範化解風險的各項任務都很艱巨,處於(yu) 攻堅克難的重要時刻。發揮好我們(men) 的獨特優(you) 勢,以黨(dang) 的堅強領導為(wei) 根本保證,把“人民至上”的核心價(jia) 值內(nei) 嵌到發展的每一個(ge) 環節,經濟蓬勃向上就有了源頭活水,發展潛力、改革紅利也將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信心,源自經濟基本麵長期向好的科學判斷。曆經新時代以來的10年奮鬥,我國經濟發展達到新高度:2021年經濟總量達114.4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上升到18%以上;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提升到1.25萬(wan) 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11,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製造業(ye) 攀上新高度……對這樣體(ti) 量壯觀的經濟巨輪,疫情等突發事件的影響都將是階段性的、短期的、外在的,無論外部如何“千磨萬(wan) 擊”,都不會(hui) 改變既定的目標和航程。
信心,源自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信念。過去10年,我們(men) 黨(dang) 敢闖敢試、敢破敢立,在改革大考中真刀真槍啃下了“硬骨頭”,刀刃向內(nei) 攻克了“突破口”,為(wei) 民造福凸顯了“含金量”,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集成,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了總體(ti) 效應、取得了總體(ti) 效果。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又明確提出了“謀劃新一輪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顯示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改革開放義(yi) 無反顧的信念、砥礪奮進的姿態。麵向未來,要破解發展麵臨(lin) 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麵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就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舍此,別無他途。
信心,源自穩中求進、全力拚經濟的上下一心。為(wei) 了“把失去的三年搶回來”,近日,多地政府牽頭組團、出國“搶單”的消息衝(chong) 上熱搜,激發了全社會(hui) 複工複產(chan) 的熱情和信心。“政府搭台,企業(ye) 唱戲”,越是在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較大的時期,越是需要實打實的政策支持,需要地方政府主動作為(wei) 的服務精神。不少企業(ye) 的“搶單”成績,也為(wei) 整個(g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注入新的活力。實踐證明,以穩應變、以進固穩,上下一心、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hui) 幹事創業(ye) 活力,讓幹部敢為(wei) 、地方敢闖、企業(ye) 敢幹、群眾(zhong) 敢首創,必將匯聚起最強勁的發展動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曆史地看,幾十年來,中國經濟一次次履險如夷、化危為(wei) 機,也證明危機之中確實蘊含新的重大機遇。堅定信心、因勢利導,就能變壓力為(wei) 動力、化挑戰為(wei) 機遇。這是一條成功的實踐經驗,也是曆史交予我們(men) 的重大考驗。時勢在我!拋卻疫情的陰霾,在大有可為(wei) 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裏大有作為(wei) ,我們(men) 將繼續創造新時代的氣象萬(wan) 千! (經濟日報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