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新時代畫卷)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yu) 甘肅省永靖縣境內(nei) 黃河幹流,第一台機組於(yu) 1969年開始發電,是我國自主勘測設計、製造安裝、調試管理的第一座百萬(wan) 千瓦級大型水電站。今年,劉家峽水庫6月初完成迎汛騰庫,7月黃河流域進入主汛期,水庫加大下泄流量,調低水位,騰出更多防汛庫容。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幹流上興(xing) 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連接豫晉兩(liang) 省,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運。現階段,三門峽水利樞紐作為(wei) 黃河下遊防洪工程體(ti) 係的重要環節,與(yu) 小浪底、萬(wan) 家寨一起在調水調沙聯合運用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萬(wan) 家寨水利樞紐位於(yu) 黃河北幹流托克托至龍口峽穀河段,是黃河中遊規劃梯級開發的第一個(ge) 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山西省引黃入晉工程的龍頭工程和北京市從(cong) 北線調水的備用水源地。1998年11月實現首台機組並網發電。設計年平均發電量27.5億(yi) 千瓦時,設計年供水量14億(yi) 立方米,其中向山西省引黃工程供水12億(yi) 立方米,向內(nei) 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供水2億(yi) 立方米,在服務黃河治理開發、流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沿黃兩(liang) 岸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麵具有重要意義(yi) 。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yu) 河南省黃河幹流,南岸屬洛陽市孟津區,北岸屬濟源市。樞紐首台30萬(wan) 千瓦機組於(yu) 2000年1月並網發電。2002年以來,小浪底水庫每年都要調水調沙,利用“人造洪峰”將下遊河床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同時減少小浪底水庫的泥沙淤積。今年6月19日至7月7日,小浪底水庫參與(yu) 汛前調水調沙,7月17日開始防洪運作,提前降低水庫水位。
龍羊峽水電站位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處,是黃河上遊龍青段規劃的第一座大型梯級水電站。如今,龍羊峽水電站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態光伏發電園區,組成了青海省裝機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之水,連天入海,浩蕩奔湧。全長5464公裏、流經9個(ge) 省區的黃河,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保護治理黃河,大型水利樞紐發揮關(guan) 鍵作用。順河而下,水利樞紐攬山抱水,高峽平湖,宛若璀璨明珠。蓄調引泄間,化滾滾波濤為(wei) 澎湃綠電,引汩汩清水澆灌沃野良田,擁千頃碧波裝扮大美山河。
科學配合,梯級調度,大型水利樞紐綜合效益充分發揮。看防洪,以小浪底為(wei) 代表的水庫群聯合調度,攔洪削峰,保護黃河安瀾入海。看供水,青銅峽、萬(wan) 家寨、三門峽等蓄豐(feng) 補枯,為(wei) 沿岸農(nong) 業(ye) 灌區、能源基地、重要城鎮提供水資源,黃河流域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支撐著全國12%人口、17%耕地的用水需求。看發電,黃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331.2萬(wan) 千瓦,居全國七大江河的第二位,上遊峽穀裏的拉西瓦、龍羊峽、劉家峽等蓄水釋能,助力西部地區建成風光水多能互補係統。看生態保護,三門峽、小浪底接續排水排沙,持續向黃河河口三角洲生態補水。
保護治理黃河任重道遠。洪水風險、生態脆弱、水資源短缺等依然困擾著黃河。以古賢、黑山峽、磧口大型水利樞紐為(wei) 代表的治黃工程加快推進,為(wei) 提升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水生態保護治理等能力,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