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字畫收藏套路深

發布時間:2022-12-22 15:15:00來源: 檢察日報

 

  今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重慶市渝中區檢察院檢察官聯合開展“防範養(yang) 老詐騙 保護群眾(zhong) 合法財產(chan) ”普法宣講活動。

  “我現在都有心理陰影了,怕又遇到騙子。”近日,重慶市渝中區檢察院檢察官王娜電話回訪70歲的蔣文蘭(lan) (化名)兩(liang) 年前上當受騙的經曆。蔣文蘭(lan) 是一起集資詐騙案的受害老人之一。在騙子的引誘下,蔣文蘭(lan) 花19萬(wan) 元購買(mai) 了7幅成本低廉的複製畫。更加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和她一樣上當受騙並遭受損失的有6000餘(yu) 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非法集資數額高達10億(yi) 餘(yu) 元。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對老年人群體(ti) 作了特別關(guan) 照。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然而,本該頤養(yang) 天年、享受生活的老年人,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犯罪分子悄悄盯上了……蔣文蘭(lan) 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案例,提醒廣大老年人謹慎投資,切勿上當受騙。

  輕信“好心的小李”,老人誤入投資圈套

  2020年9月,蔣文蘭(lan) 在公交車站隨手接到一張推銷複製畫的傳(chuan) 單,一則“免費領禮品”的廣告語吸引了她的目光。根據傳(chuan) 單上留的地址,她找到了一家藝術品公司營業(ye) 部。

  走進大門,她看到許多老人都在排隊,便跟著排在後麵,很快就領到一塊香皂。營業(ye) 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如果到公司二樓參觀畫展,還可以多領一條毛巾。來到二樓,一個(ge) 叫“小李”的工作人員正口若懸河地講解,“我們(men) 展覽的都是複製畫,公司買(mai) 斷了這些作品的版權,進行限量複製,它們(men) 都十分具有收藏價(jia) 值,通過市場炒作可以快速升值,公司再委托第三方交易平台對外售賣就能盈利……”“小李”一口氣為(wei) 大家列舉(ju) 了許多複製畫炒作成功的案例,用他的話來說,每一筆交易都讓公司“賺翻了”。

  “蔣阿姨,留個(ge) 聯係方式吧,下次公司如果有免費派發禮品的活動,我第一時間聯係您。”此後,“小李”通知蔣文蘭(lan) 去領過幾回小禮品,即便有事去不了,也會(hui) 細心地幫她留一份。兩(liang) 人逐漸熟絡起來。

  “這幅複製畫原價(jia) 要4萬(wan) 元,我可以幫您拿內(nei) 部7折折扣價(jia) ,您先付原價(jia) 全款,折扣優(you) 惠的1.2萬(wan) 元將分12期按月返利給您,您每月可以領1000元。”有一次,“小李”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告訴蔣文蘭(lan) ,他有公司優(you) 惠購買(mai) 複製畫的名額,還細致地幫她算了賬。“一年之後,公司會(hui) 以4萬(wan) 元原價(jia) 回購,您可以淨賺1.2萬(wan) 元。”

  蔣文蘭(lan) 很是心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簽了購畫合同和托管合同,花費4萬(wan) 元買(mai) 了第一幅複製畫,約定將畫委托給公司保管和炒作,一年以後公司以原價(jia) 進行回購。

  此後連續4個(ge) 月,蔣文蘭(lan) 每個(ge) 月底都準時領到了1000元的返利,這讓她吃到了定心丸。更難得的是,“小李”還私下將這筆交易的“員工抽成”300元還給了蔣文蘭(lan) 。“咱們(men) 這麽(me) 熟的關(guan) 係,我怎麽(me) 好意思賺您的錢。”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噓寒問暖,通知她參加“老顧客”優(you) 惠活動、免費派送活動,詢問是否按時領到月底返利等,這一連串表現讓蔣文蘭(lan) 更加信任“小李”。

  在“小李”的建議下,蔣文蘭(lan) 禁不住高額返利的誘惑,又追加了幾次投資,前前後後共花費19萬(wan) 元購買(mai) 了7幅複製畫,短短幾個(ge) 月領回了2萬(wan) 餘(yu) 元的返利。直到蔣文蘭(lan) 著急用錢,找公司回購複製畫時,被以“財務人員休假”“賬目需要處理”等各種理由拖延、推諉,“小李”再也聯係不上,她才意識到自己上了當。

  幾十元成本的複製畫,叫價(jia) 上萬(wan) 元

  上當受騙的老人,遠不止蔣阿姨一個(ge) 。

  經查,2017年7月至2021年11月,張某利用其實際控製的鑫達潤澤公司、分公司及關(guan) 聯公司,安排路某、叢(cong) 某、徐某及眾(zhong) 多銷售人員,打著銷售複製畫的幌子,在重慶市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渝北區以及四川省宜賓市、綿陽市等地,主要麵向社會(hui) 老年人群體(ti) 變相吸收投資,從(cong) 事集資詐騙活動。

  2021年12月3日,渝中區檢察院對“鑫達潤澤係”非法集資案主犯、犯罪嫌疑人張某、路某批準逮捕。

  這些複製畫沒有藝術品的稀缺性,而限量複刻、具有收藏價(jia) 值等說法,都是為(wei) 了吸引投資編的謊話。據路某交代,他們(men) 前期自行購買(mai) 複刻設備,聘請工人大量複製作品。有時一張單幅作品會(hui) 被複刻出幾千張,複製成本少的隻有十幾元,多的不到百元,通常叫價(jia) 萬(wan) 元的複製畫成本不足30元。

  張某、路某等人的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成本低廉的複製畫以幾千、數萬(wan) 元的價(jia) 格高額賣出,每月以按時支付投資者的“返利”來穩住他們(men) 、消除戒心,甚至將返利作為(wei) “甜頭”吸引他們(men) 追加投資。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這樣的公司沒有實際盈利的項目,全靠用投資人的錢來拆東(dong) 牆補西牆,後麵的投資人必然會(hui) 遭受經濟損失。

  該案偵(zhen) 查過程中,渝中區檢察院派員提前介入,與(yu) 公安機關(guan) 先後3次會(hui) 商,發出引導偵(zhen) 查提綱4份,針對公司經營模式、涉案人員實際地位和作用、吸收資金的流向及相關(guan) 人員違法所得的具體(ti) 金額、資金去向等方麵提出40餘(yu) 條取證建議。

  全國專(zhuan) 項辦、最高檢掛牌督辦,27人被公訴

  今年4月至6月,公安機關(guan) 先後將“鑫達潤澤係”非法集資案移送檢察機關(guan) 審查起訴。

  記者了解到,該案先後被重慶市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專(zhuan) 項辦作為(wei) 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重點案件掛牌督辦。重慶市檢察院強化案件辦理,建立市檢察院領導包案督辦、市檢察院業(ye) 務部門專(zhuan) 案指導、承辦院院領導具體(ti) 辦理的工作機製。

  據介紹,該係列案案情疑難複雜,不僅(jin) 非法集資持續時間長,還涉及川渝多地。在重慶市檢察院的統籌指揮下,主案由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渝中區檢察院承辦;分案由九龍坡區檢察院、渝北區檢察院、沙坪壩區檢察院承辦。同時,川渝兩(liang) 地檢察機關(guan) 密切協作,引導偵(zhen) 查機關(guan) 補充收集有關(guan) 證據,徹查遺漏犯罪事實。

  今年8月,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重慶市渝中區、渝北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等地檢察院分別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罪、洗錢罪,對“鑫達潤澤係”非法集資案的總公司領導層、分公司負責人和部分銷售經理、銷售員等27人提起公訴。

  “我們(men) 不就案辦案,而是探清案件背後所反映出的問題,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優(you) 勢,強化訴源治理、促進協同整治。”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案件起訴後,三級檢察機關(guan) 上下聯動,就案件中暴露出的涉老藝術品行業(ye) 監管、涉老藝術品市場管理、涉老領域金融監管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從(cong) 加強藝術品經營管理、強化“穿透式”金融監管、完善風險預警防範等方麵,分別向文旅、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製發檢察建議。

  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guan) 部門分別從(cong) 加強藝術品行業(ye) 監管,加大非法集資查處力度,強化宣傳(chuan) 教育引導、健全聯防聯控機製等方麵加強規範整治,促進從(cong) 源頭鏟除養(yang) 老詐騙滋生的土壤。檢察機關(guan) 還拓展大數據檢測預警措施,依托關(guan) 聯互聯網平台網絡,豐(feng) 富線索來源,充實台賬數據,強化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報告、早處置。

  9月29日,法院對“鑫達潤澤係”養(yang) 老詐騙案件進行一審集中宣判。其中,重慶市第五中級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對張某、路某判處無期徒刑、十五年有期徒刑;重慶市渝中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渝北區等地法院分別以非法吸收公眾(zhong) 存款罪、洗錢罪,判處其餘(yu) 被告人一年六個(ge) 月至十一年六個(ge) 月不等有期徒刑。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