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藥品拆零、共享藥架、優先派送……基層開動腦筋保障群眾“藥事”

發布時間:2022-12-22 15:1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12月21日電 題:藥品拆零、共享藥架、優(you) 先派送……基層開動腦筋保障群眾(zhong) “藥事”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龔雯、郭敬丹

  麵對疫情挑戰,退燒藥供應緊張,怎麽(me) 辦?在上海,很多基層社區積極開動腦筋,通過藥品拆零、共享藥架、優(you) 先派送等多種方式,保障群眾(zhong) “藥事”,盡力讓每個(ge) 有需要的市民有藥可用。

  藥品拆零,係統跟進

  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wei) 轄區內(nei) 7萬(wan) 多名常住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其中有逾1.6萬(wan) 名超過65歲。在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醫生在現有藥品規格包裝的基礎上,對解熱鎮痛類藥物限定每次開具三天的量,如布洛芬、氨麻美敏片等,所有包裝均一分為(wei) 二做成小單元,統一發放包裝,注明用法用量。

  “醫療機構拆包裝分發感冒藥品是有道理的。因為(wei) 感冒是常見疾病,感冒藥大多數為(wei) 非處方藥,價(jia) 格較低,所以感冒藥的包裝量通常超過一次感冒治療所需要的用量。在特定情況下,醫療機構提供1/2、1/3或1/4整包裝的感冒藥品,可以更高效地用好當前資源,努力滿足未來更多患者的用藥需求。”上海市臨(lin) 床藥事質控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任藥師鍾明康說。

  藥品拆零後,係統設置也要跟上。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顏驊告訴記者,由於(yu) 目前部分藥物一分為(wei) 二,故收費係統調整單價(jia) 為(wei) 原價(jia) 的二分之一。

  除了拆零銷售,為(wei) 了更加精準合理用藥,基層醫療機構也在想辦法進行超量攔截。記者了解到,一是多渠道科普合理用藥,緩解部分居民的恐慌心理。二是醫生把關(guan) ,對發熱哨點診室接診患者按需配藥。三是通過信息化係統對發熱藥物使用設定限製條件,無論哪位醫師出診,每次開具處方的量都不能超過上限。

  “對於(yu) 轄區獨居、失能、失獨等脆弱人群和重點人群,由街道牽頭,以居委會(hui) 為(wei) 單位,落實專(zhuan) 人負責,做好人員排摸建檔。同時配備一定量的解熱鎮痛藥物作為(wei) 應急物資,為(wei) 他們(men) 的健康托底。”顏驊說,遇到居民有醫療、谘詢等需求,家庭醫生將對其進行健康評估,確保合理用藥。如居民病情較重的,建議轉診至上級醫療機構,確保醫療安全。

  鄰裏互助,共享藥架

  “請問哪位鄰居有退燒藥嗎?孩子突然發高燒,需要降溫,感謝!”“等我到家了,給你家孩子半板吧。”“我家有美林,就一瓶,可以給你倒點。”

  上海很多社區的業(ye) 主群中,近期有不少這樣的暖心對話。共享藥品、分享經驗、互相鼓勵,居民守望相助的同時,還探索出樓道裏的一個(ge) 個(ge) “共享藥品區”。

  今年75歲的樓興(xing) 妹家住金山區石化街道四村。最近,她帶頭在樓道裏改造出一個(ge) “共享藥架”:一樓大門口,牆上貼了寫(xie) 著“共享藥品處”的指示牌,架子上放著感冒藥、體(ti) 溫計、口罩等藥品物品,樓興(xing) 妹還拿出家裏一張小桌,放上酒精和消毒噴霧等。

  樓興(xing) 妹的想法很簡單。“我們(men) 樓老人多,正好我有一些藥物,就把連花清瘟顆粒、口罩、麝香保心丸等都拿出來,共享給有需要的人。”

  鄰居們(men) 發現了這個(ge) “共享藥架”,感動之餘(yu) ,也加入這一互幫互助行動,藥架上的藥品被取走又被補上,鄰裏真情不斷傳(chuan) 遞。

  “最近,有不少老年居民打來電話,一方麵是求助,一方麵也訴說緊張的心情。”靜安區南京西路街道華業(ye) 居民區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鄭璐璐說,社區幹部與(yu) 居民們(men) 耐心溝通,同時把居委會(hui) 的“庫存”拿出來,按一盒連花清瘟、5隻口罩、5份抗原檢測試劑打包,放到有需求的居民家門口。

  藥品訂單,優(you) 先派送

  “馬哥,我們(men) 這需要幾隻抗原,你那還有嗎?”“沒問題,我讓小哥給你們(men) 捎過去。”在美團外賣上海環球港配送站,站長馬亮的電話此起彼伏。

  “剛才求助的是一家我們(men) 合作的奶茶店,為(wei) 保障騎手健康,站裏備了一些常規藥品,遇到有需要的客戶能幫就幫。”馬亮說。

  馬亮說,11月底以來,站裏的外賣訂單量持續攀升,估計較往常增加了40%。同時,外賣員由於(yu) 感染原因,隻有不到70%在崗。“訂單多了,騎手卻少了,所以配送時間普遍延長,原來半個(ge) 小時能送到的,現在要45到50分鍾。”

  在部分訂單超時的情況下,馬亮要求站裏的外賣騎手,遇到藥店訂單可以優(you) 先配送。“這種一般是有感染的情況,客戶急著收貨,我們(men) 會(hui) 優(you) 先保障。”

  在中通快遞上海徐匯南站網點,臨(lin) 近傍晚五點仍有不少快遞員在忙碌。“我們(men) 網點一天進出港有2萬(wan) 多件,在區域內(nei) 屬於(yu) 快遞大戶。目前網點60多名員工,陽了大概10多名。為(wei) 保障每天的快件都能清掉,我們(men) 啟動了夜間派件,最近每天要幹到晚上十點多。”網點負責人楊波說。

  目前,徐匯南站網點的中通快遞員每人每天要送400多件。楊波注意到,每個(ge) 快遞員每天承擔的件量中,大約有二三十件是從(cong) 各類網絡藥店發過來的。“這種快遞我們(men) 都挑出來放在最上麵,快遞員可以優(you) 先配送。”

  盡管任務比較重,但很多快遞外賣小哥都願意用“舉(ju) 手之勞”幫助居民。美團外賣員王進表示:“最近我接到一個(ge) 老客戶電話,他想買(mai) 水銀溫度計,但附近藥店都沒有。我說我跑的範圍比較大,可以幫他試試,後來果然就買(mai) 到了。”

  由於(yu) 最近感染的人比較多,很多客戶在取訂單時,會(hui) 特地給快遞外賣小哥留言,不用當麵交接,放在快遞架或掛在門把手上就行。“我估計訂單高峰期還會(hui) 延續一段時間,大家互相理解,一定能共渡難關(guan) 。”王進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