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木蘭溪》紀錄片開播:一條河裏奔湧的閩人智慧

發布時間:2022-12-28 15: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莆田12月27日電 (吳怡吟 鄧歡)大型人文紀錄片《木蘭(lan) 溪》於(yu) 12月26日起在東(dong) 南衛視、海峽衛視播出。創作團隊2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細說木蘭(lan) 溪裏奔湧的閩人智慧。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和中共莆田市委宣傳(chuan) 部聯合出品,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紀錄片團隊策劃、攝製。

  該紀錄片導演高芝夏表示,該片聚焦木蘭(lan) 溪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地理、文明、生態、經濟、藝術、生活等角度切入,全方位立體(ti) 展現莆田因河而生、因河而榮的奮鬥發展史,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提供閩人智慧、閩人方案。

  一卷“百裏江山圖”:壯闊遼遠又細膩精致

  木蘭(lan) 溪,莆田的母親(qin) 河,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她成就了興(xing) 化平原的物阜民豐(feng) ,但亦是頂級災難的製造者:2000年之前,木蘭(lan) 溪水患年年有、十年一大災。

  二十多年來,福建水利工作者和莆田各級幹部群眾(zhong) 積極探索治水新模式,接續奮鬥,久久為(wei) 功,通過“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係統整治,使木蘭(lan) 溪成為(wei) 全國第一條全流域係統治理的河流,書(shu) 寫(xie) 了生態文明的“木蘭(lan) 溪樣本”和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wei) 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獲得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其中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

  可以說,生態文明建設上的突出表現讓創作團隊關(guan) 注到了木蘭(lan) 溪,在兩(liang) 年多全麵深觸莆仙大地的過程中,創作團隊首先被這裏的超高顏值驚豔到了:從(cong) 戴雲(yun) 山脈擁清流而出、蜿蜒盤旋於(yu) 興(xing) 化平原之上,木蘭(lan) 溪一步一景,在大地上繪出“天人合一”的大美畫卷——不僅(jin) 有山野天然秀色,也有鄉(xiang) 村恬淡風情,還有都市豪邁氣象,令今人不得不讚歎木蘭(lan) 溪治理的不世之功,成就此山水詩畫的生態韻城。

  為(wei) 了充分展現這一“千古木蘭(lan) 溪、百裏江山圖、十裏風光帶”,創作團隊采用全高清、多形式、多角度的拍攝技術,深入山野、遁入鄉(xiang) 間、探入考古、行走城市:既有木蘭(lan) 溪行進於(yu) 興(xing) 化平原之上遼遠開闊的壯觀呈現,亦有對這一方天地間生靈的細致聚焦,還有從(cong) 時間維度上對其上下求索,用一幀幀精美光影,全景描摹木蘭(lan) 溪流域的自然、人文、生態之美,呈現此中詩意,展現浩浩蕩蕩的生命大觀。

  一部英雄史詩:自強不息且可歌可泣

  千年以前,木蘭(lan) 溪就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木蘭(lan) 陂,北宋閩侯人李宏與(yu) 長樂(le) 籍高僧馮(feng) 智日,在莆田民眾(zhong) 的大力支持下,曆時八年興(xing) 築而成的水利工程。“木蘭(lan) 陂成,莆成樂(le) 土”,這一工程在規劃、建築、結構等方麵達到了同時代的高峰,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an) 名錄,與(yu) 都江堰並稱為(wei) 我國古代水利工程文明的“雙璧”。

  而早在木蘭(lan) 陂之前,一代又一代的有識之士就與(yu) 莆田民眾(zhong) 同心協力開創了興(xing) 化平原上一個(ge) 個(ge) 水利工程。紀錄片《木蘭(lan) 溪》一開篇,就是從(cong) 莆田人民祭祀治水功臣錢四娘開始的。

  錢四娘、林從(cong) 世、李宏、馮(feng) 智日……這些為(wei) 木蘭(lan) 溪治理做過貢獻的傑出人物,無論他們(men) 成功還是失敗,都得到了莆田人民的敬重與(yu) 愛戴。百姓以建廟立碑各種形式,代代紀念、傳(chuan) 承他們(men) 的精神。

  《木蘭(lan) 溪》在解剖古時木蘭(lan) 陂、當代木蘭(lan) 溪治理“軟體(ti) 排”“裁彎取直”等工程之難,呈現施政者仁心、建設者智慧的同時,亦從(cong) 莆田百姓的視角來還原治水英雄的故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對60多年前莆田人民另一段戰天鬥地的水利工程——東(dong) 圳水庫建設進行了還原。

  東(dong) 圳水庫的興(xing) 修亦是為(wei) 了改造木蘭(lan) 溪以給莆田百姓排澇解“渴”。莆田十萬(wan) 民眾(zhong) 團結一心,在物資條件極其匱乏的情況下,手推肩挑,劈山挖土,截流築壩,建起了當時福建省最大的水利工程東(dong) 圳水庫,成就了莆田水利建設史上的又一大奇跡。時至今日,這一水庫曆經風雨固若金湯,依然是莆田人民驕傲的“大水缸”。

  在創作團隊看來,木蘭(lan) 溪的治理史,是一部中國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自強不息的曆史,是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的愚公移山——中國式的英雄史詩。

  一本文化鑒:物產(chan) 豐(feng) 饒而人文多彩

  水利興(xing) 則百業(ye) 興(xing) 。《木蘭(lan) 溪》創作團隊在探尋木蘭(lan) 溪千年治理之路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條河流所孕育出的璀璨文明。

  一道道陂、一座座堤、一個(ge) 個(ge) 壩,逐漸馴服了野性的木蘭(lan) 溪。她為(wei) 興(xing) 化平原提供了穩定而充沛的水源,所達之處,稻浪成片,果木成林,魚米之鄉(xiang) 既成。“莆田荔枝”“莆田桂圓”“莆田枇杷”“度尾文旦柚”等四大地理標誌產(chan) 品,成為(wei) 莆田農(nong) 業(ye) 的金字招牌。

  與(yu) 此同時,莆田人才輩出。整個(ge) 科舉(ju) 時期,莆仙地區以2400餘(yu) 名進士、13名狀元(含2名武狀元)的傲人成績冠絕全閩,亦位居全國前列;這裏亦是手工藝名家薈萃之地,木雕之城、繪畫之鄉(xiang) 、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等名譽足見此地人文之風流;這裏商業(ye) 傳(chuan) 奇的創造地,國內(nei) 民營醫療行業(ye) 的85%、木材市場近70%、金銀珠寶行業(ye) 的60%、油畫出口的三分之一,全國鞋業(ye) 近10%,都由莆商貢獻……

  尤其是,莆田有著令人著迷的煙火氣,民俗風情極為(wei) 濃鬱。東(dong) 漢末年開始,自北遷移而來的漢族先民在此落腳,亦將中原地區的民俗帶到了此外。如打鐵花,並非豫晉地區才能得見,這亦是莆田錦墩村村民鬧元宵必選項。

  事實上,想要感受莆田的魅力,正月是一個(ge) 很好的時節。從(cong) 正月初四到農(nong) 曆二月,莆田人民都在鬧元宵,可以說這是國內(nei) 時間跨度最長的狂歡節。而且一個(ge) 村有一個(ge) 村的民俗,盛大而熱鬧。這在《木蘭(lan) 溪》中,可直觀感受到莆仙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導演高芝夏坦言,紀錄片《木蘭(lan) 溪》並不隻是對木蘭(lan) 溪治理史的回顧,更是對一域文明源流的探尋,對此中精神財富的汲取。(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