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謹防陷阱 讓百姓春節消費既紅火又安心

發布時間:2023-01-12 15:14: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春節曆來是消費高峰期,卻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men) 辭舊迎新、置辦年貨、收發紅包等時機設計騙局,給祥和的節日帶來不和諧音符。解決(jue) 這一問題,需要多方發力整治春節市場營銷中的坑人套路,消費者也要心明眼亮主動遠離消費陷阱。

  據報道,1月2日,北京市朝陽區李女士收到一條積分即將到期的短信,告訴她需盡快打開鏈接兌(dui) 換商品。因為(wei) 騙局太有迷惑性,她一路按照提示操作,直到付差價(jia) 之前,才想起來要核實下商品的原價(jia) 是否真的是999元。結果發現,該活動並非官方活動。據悉,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陸續接到消費者反饋有關(guan) 經營者利用積分到期催辦兌(dui) 換相應商品或服務涉嫌誤導消費的行為(wei) 。這種所謂“積分抵扣+補差價(jia) =低價(jia) 買(mai) 名牌商品”,實際上就是利用消費者不忍浪費積分心理誘導消費,賣的可能是假冒商品或庫存積壓多年的商品。

  事實上,不僅(jin) 積分兌(dui) 換易藏貓膩,每逢節日來臨(lin) ,明降暗漲、不合理低價(jia) 遊、超低價(jia) 促銷、問題商品魚目混珠,包括缺斤少兩(liang) 、貨不對板等種種亂(luan) 象總是格外活躍,讓消費者防不勝防,破財又鬧心。

  確保群眾(zhong) 放心消費安心過節,首先要對年貨消費市場來一場過得硬的“年檢”。公安機關(guan) 與(yu) 監管部門應加強聯合執法力度,嚴(yan) 厲打擊消費領域違法違規行為(wei) ,尤其要加強對網購、餐飲、培訓、健身、美容等重點行業(ye) 的監管;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消費市場打假治亂(luan) 等專(zhuan) 項整治,遏製春節消費市場亂(luan) 象,嚴(yan) 厲打擊春節期間擾亂(luan) 市場、誘導消費等違法行為(wei) 。要利劍高懸、震懾常在,倒逼商家遵循市場規則,切實維護公平有序、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確保群眾(zhong) 放心消費安心過節,各網購平台、電信服務商、消費者協會(hui) 等要主動作為(wei) ,切實負起責任。例如,電信服務經營者要對類似積分兌(dui) 換商城短信內(nei) 容、號段等進行監測核實、動態管理,並對涉詐異常信息、活動加以封堵處置。平台可加大對商家虛假宣傳(chuan) 等套路陷阱的監管力度,曝光力度,幫助消費者識別騙局、及時止損。

  作為(wei) 商家則要擺正心態。沒有人離得開消費,換個(ge) 時間換個(ge) 場景,此時的經營者彼時就會(hui) 成為(wei) 消費者,織牢織密消費者權益保護網,誰都無法也不應置身事外。商家理應誠信經營,讓消費者買(mai) 得舒心、用著放心。

  當然,消費者也要當好自家“錢袋子”的第一責任人。假日消費市場越是一片火熱,消費者越要學會(hui) 科學、理性、謹慎消費,既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kui) ,也要避免“大意失荊州”。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在無法與(yu) 商家達成一致時,應及時向有關(guan) 部門投訴,撥打12315、12345熱線進行投訴舉(ju) 報,或者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