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灣區一定會越來越好”

發布時間:2023-01-12 15:1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你還是那麽(me) 青春!”“你也不賴,身體(ti) 挺不錯!”3年未見,84歲的潤伯和老友有說不完的話。

  潤伯名叫李北潤,香港居民,雖人至耄耋,但步履穩健、精神矍鑠。祖籍廣東(dong) 江門的他,在香港出生長大,早些年乘改革開放東(dong) 風到內(nei) 地遊曆,在廣州買(mai) 下兩(liang) 處物業(ye) 。退休後,他又在廣州居住10多年,結識了不少朋友,直到年過七旬才重回香港定居。

  “廣州早就是我第二個(ge) 家咯。”平日裏,潤伯總是這麽(me) 說。疫情之前,他經常來廣州、深圳、珠海等地,有時還買(mai) 菜帶回香港烹煮。抗疫3年來,潤伯待在香港家中,沒回過內(nei) 地。

  1月8日,內(nei) 地與(yu) 香港多個(ge) 口岸開始分階段有序恢複人員正常往來。9日一早,潤伯就從(cong) 香港屯門家中出發,直奔深圳灣口岸。這次回內(nei) 地,他沒有像以前一樣先去銀行兌(dui) 換人民幣,而是用手機支付坐上了城巴B3X線。“這幾年,我學會(hui) 了使用移動支付,也算趕趕時髦。”潤伯笑言。

  通關(guan) 現場,四處懸掛的紅燈籠、歡迎標語,讓潤伯感受到溫暖的回家體(ti) 驗和濃濃的節日氛圍。“沒想到這麽(me) 快!”順利辦完通關(guan) 手續,潤伯連連點讚。

  中午12點,潤伯如約到達位於(yu) 廣州荔灣區文昌路的廣州酒家。老友相見,有感慨,更多的則是欣喜。糯米雞、流沙包、蝦餃、牛腸……邊吃邊聊,時間倏忽而過。

  開心餐敘之後,潤伯搶著掃碼結賬,隨後又在老友陪同下轉到一德路老街置辦年貨。“這裏的臘味、海味平、靚、正,價(jia) 格隻有香港的2/3。”潤伯滿載而歸。

  “我會(hui) 經常回來看看!”與(yu) 老友話別,潤伯頗為(wei) 不舍,但更有希冀。“這一路會(hui) 親(qin) 友、嚐美食、坐公交、買(mai) 年貨,不僅(jin) 感受到了內(nei) 地很多新年味、新變化,更親(qin) 身嚐鮮‘一部手機暢行大灣區’。我相信,大灣區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