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易地搬遷群眾日子越過越好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等
製圖:沈亦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易地搬遷是解決(jue) 一方水土養(yang) 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zhong) 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建成集中安置區3.5萬(wan) 個(ge) 、安置住房266萬(wan) 套。到2020年底,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全麵完成,近千萬(wan) 生活在“一方水土難養(yang) 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扶貧搬遷,搬入新家園、開啟新生活。
對易地扶貧搬遷的群眾(zhong) ,總書(shu) 記十分關(guan) 心,“要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多渠道促進就業(ye) ,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搞好社會(hui) 管理”“讓易地搬遷的群眾(zhong) 留得住、能就業(ye) 、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men) 不能滿足於(yu) 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地區各部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聚焦重點群體(ti) 、重點區域、重點工作,不斷強機製、壯產(chan) 業(ye) 、促就業(ye) ,寫(xie) 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懸崖村村民進出村子曾經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藤梯。2017年6月底,該村村民告別了藤梯,用上了2500餘(yu) 根鋼管構成的鋼梯。2020年5月,村民們(men) 搬遷至位於(yu) 昭覺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