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南疆鐵路的“調音師”

發布時間:2023-01-17 14:2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趙明昊

  1月12日,穿過清晨的薄霧,一列滿載貨物的列車駛出南疆鐵路庫爾勒站。車輪碾過道岔,鋼鐵碰撞的“吱呀”聲清晰地傳(chuan) 入耳中。

  “日常線路巡檢和探傷(shang) 檢查,是我們(men) 判斷道岔大部件是否應該更換的依據。道岔一旦出現傷(shang) 損,列車車輪駛過時,就會(hui) 發出明顯的聲響,對列車運行安全造成影響,必須及時進行更換。”庫爾勒線路車間副主任李春林一邊手持對講機溝通,一邊向記者講述。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造成鋼軌損傷(shang) ,今天我們(men) 申請了維修計劃,重點對三場西側(ce) 駝峰峰尾343號道岔岔心進行更換。”李春林說。道岔是列車轉換股道的核心零件,由於(yu) 頻繁轉動、加上承受重達數千噸的列車碾壓,是工務係統在日常檢查和維護中的要害部件。

  提前到達現場後,李春林組織人員卸下工機具在地麵擺放整齊,拍照後報告段調度指揮中心。伴隨著轟鳴聲,大家發動螺栓機、角磨機等小型養(yang) 路機具進行預熱調試,一陣陣喧囂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天窗’命令已經下達,可以上線作業(ye) 。”8時30分,在庫爾勒站場西側(ce) 駝峰峰尾處,現場防護員樊菊菊大聲通報。在一旁列隊等待的職工們(men) 棉帽上早已掛滿冰霜,大家站在原地時不時晃動身體(ti) 維持體(ti) 溫。

  “開始作業(ye) 。”隨著李春林一聲令下,大家活動著略微僵硬的身體(ti) ,一束束照明燈光在站場晃動,卸螺栓、拆夾板、起撥道,大家爭(zheng) 分奪秒,要在為(wei) 時60分鍾的“天窗”裏完成1組岔心的更換任務。

  “冬天的鋼軌透骨涼,接觸時間長了容易得關(guan) 節炎。”每次察看線路高低、方向時,李春林都帶著一個(ge) 棉布坐墊。他把棉墊放在軌枕上,一次次跪在上麵查看線路,然後脫下手套在鋼軌表麵做上標記,不一會(hui) 兒(er) ,手就被凍得通紅。

  庫爾勒站是南疆鐵路最大的火車站,也是串聯天山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庫爾勒線路車間則負責庫爾勒站場289組道岔、103公裏股道線路的維修養(yang) 護任務。

  “為(wei) 了把線路維修對列車編組作業(ye) 的影響降到最小,我們(men) 一天申請一到兩(liang) 個(ge) ‘天窗’進行施工,作業(ye) 人員通常隻有10餘(yu) 人,就連剛分到車間不到一個(ge) 月的新入職大學生們(men) 也參與(yu) 了進來。”李春林介紹,最近,大家幾乎每天都要更換1個(ge) 道岔大部件或1根重傷(shang) 鋼軌,每一次作業(ye) 都要精打細算,高質量完成維修任務。

  “感覺手腳都快凍麻了!”正在鬆卸道岔聯結零件的鄧霄已經凍得鼻頭發紅了。由於(yu) 部分零扣件尺寸較小,為(wei) 了方便作業(ye) ,保證效率,他脫下厚厚的棉手套,隻戴著一雙薄薄的線手套進行作業(ye) ,同時一邊“手把手”教著身邊的新工如何正確識別和擺放聯結零件。沒一會(hui) 兒(er) ,雙手已經被凍得通紅腫脹。

  等到開始更換大部件時,鄧霄來不及搓一搓凍紅的雙手,又立即拿起冰涼的撬棍,和大家一起用力將傷(shang) 損岔心撥出線路以外。“一二、一二。”伴隨著嘹亮的號子聲,這群工務人排成一排,手握撬棍,咬著牙共同發力,一點點撬動重達300公斤左右的岔心。笨重的岔心在道砟上滑動,最後在大家的號子聲中順利撥進承軌槽內(nei) 。

  等到新岔心嚴(yan) 絲(si) 合縫調整到位後,大家擺上墊片、彈條、螺栓。線路工昝曉彬提起二三十公斤重的螺栓機,在轟鳴聲中迅速擰緊聯結零件。一組人擺扣件,另一組人快速緊固螺栓,整個(ge) 過程行雲(yun) 流水。

  9時30分,“天窗”順利結束,線路恢複開通,列車車輪駛過線路的鏗鏘聲清脆悅耳。看著一輛輛駛出車站的列車,李春林和工友們(men) 露出欣慰的笑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