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枕戈待旦巡守加勒萬

發布時間:2023-02-02 15:3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編者按

  新春佳節是萬(wan) 家團圓的日子,但對於(yu) 解放軍(jun) 和武警部隊官兵來說,節假日更是戰備日、執勤日,他們(men) 護航在遠海大洋、巡邏在高原生命禁區、執勤在火車站機場,忠誠守護著萬(wan) 家燈火。本報特推出“戰位上的春節”專(zhuan) 題,敬請關(guan) 注。

  兔年大年初一,海拔5100米的新疆和田軍(jun) 分區加勒萬(wan) 邊防連內(nei) ,大紅燈籠和五星紅旗在白色群山中格外醒目,連隊駐地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兒(er) 。

  “嘟嘟嘟……”吃過早飯後,一聲急促的哨音響起,連長屈雷迅速組織官兵穿戴好裝具登車。聽說連隊當天要到海拔5290米的目標點位執行巡邏任務,筆者也跟隨巡邏分隊一起出發。

  車輛在茫茫雪海中顛簸前行,車輪碾過碎石發出“咯吱”的聲響。駕駛員萬(wan) 燈緊緊盯著窗外,不敢有絲(si) 毫懈怠。“這條道路上有不少尖銳的片石,必須小心行駛,以免把車胎紮破。”萬(wan) 燈介紹說。

  中士萬(wan) 燈曾參與(yu) 加勒萬(wan) 建卡,那一年6月,還是新兵的他與(yu) 先遣隊員冒著狂風暴雪向預設點位挺進,在喀喇昆侖(lun) 之巔紮下五頂帳篷。他常開玩笑說:“自己的兵齡和加勒萬(wan) 同歲。”這些年,萬(wan) 燈的足跡踏遍連隊巡邏點位,這裏的一山一石早已刻在他的腦海中。

  車行至一條冰河前,巡邏官兵迅速下車,大家從(cong) 背包裏掏出雨褲穿上,呈一線排開,手拉手緩步前進。屈雷一邊帶頭探路,一邊提醒大家小心腳下。“冰河下布滿堅固的石頭,還有湍急的暗流,每走一步都要踩穩踩實,要不然很容易被河水衝(chong) 走。”他叮囑說。

  2020年5月,屈雷帶巡邏隊員過河時,上等兵胡誌濤踩著石頭腳下突然打滑,加上身材瘦小,他一下子被河水衝(chong) 倒,雨褲內(nei) 迅速灌入刺骨的河水,所幸屈雷反應迅速,一把將他拉住。上岸後,衣服上很快結滿厚厚的冰甲,胡誌濤被凍得渾身發抖,屈雷讓一名戰士陪同他趕快返回營區,這才避免凍傷(shang) 情況的發生。

  雪越下越大,巡邏分隊來到一處山腳。屈雷反複叮囑大家踩著前一人的腳印,這樣可以節省體(ti) 力。隨著海拔越來越高,官兵缺氧症狀越來越明顯,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突然,列兵張國祥大口喘著粗氣坐在了地上。“高原反應!”軍(jun) 醫閆康立馬給他吸上便攜式氧氣罐,張國祥的高反症狀慢慢緩解了。

  突然一陣大風刮起,山風卷著雪花迎麵撲來,遮住了前方的道路,官兵們(men) 的衣袖及靴口很快鑽進不少雪粒。“大家把鞋帶係緊!”屈雷大聲吆喝道。此前,曾有一名排長帶隊巡邏,由於(yu) 積雪進入靴子裏,返回營區後腳趾被凍得紫黑,差點截趾。

  “每次任務,都是一場生死考驗。”屈雷的思緒回到2021年11月。那一天,時任教導員雷寶鴻帶隊執行海拔6000多米的某點位監控補盲任務。60多名官兵呈一字長蛇沿斜坡排開,形成一個(ge) 長度50多米的運輸梯隊,將40多公斤重的監控球機緩緩運到山頂。

  當大家返回至半山腰的位置時,頭頂上方突然發出轟隆隆的響聲,伴隨地麵猛烈的震動。官兵們(men) 向山頂望去,隻見積雪伴隨霧氣鋪天蓋地而下。

  “雪崩!迅速尋找掩蔽物,抓住一切能抓的東(dong) 西……”眨眼工夫,忙著喊話的雷寶鴻瞬間被大雪吞沒。

  “教導員!”一切突然安靜下來,戰友的呼喊聲響徹山穀,卻始終沒有回應。大家在雪間瘋狂地搜尋並動手刨挖,15分鍾後終於(yu) 在雪下1.5米深的地方找到了雷寶鴻。

  他的腿部被電纜纏繞著,嘴唇因為(wei) 缺氧已呈紫黑色,渾身抽搐著意識微弱。官兵立即將他攬入懷中,一邊呼喊一邊掐人中。經隨行軍(jun) 醫初步診斷,他的腿部已多處粉碎性骨折,同時伴有失溫症狀。官兵們(men) 趕緊用大衣將他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用雨衣和竹竿做成簡易擔架,10餘(yu) 名官兵用了兩(liang) 個(ge) 半小時緊急將其下送,最終在野戰醫院經過救治總算脫離了生命危險。

  “小心滑倒!”列兵王濤聽得入神,可路過一處斜坡時,由於(yu) 冰麵較多腳底突然打滑,身子急速下墜。所幸屈雷將他拉住,可他還是結結實實摔了一跤。

  “沒事,好著呢。”王濤站起來拍拍衣服上的冰碴微笑著說。入伍前,王濤就讀於(yu) 四川師範大學,大四分配時,本可以回到湖南老家從(cong) 事教師工作。但看了衛國戍邊英雄群體(ti) 的事跡後,他毅然來到征兵處,在艱苦偏遠地區填下自己的名字,如願來到喀喇昆侖(lun) 高原上。

  山上的環境枯燥單調,可每次聽到肖思遠烈士的戍邊事跡,心裏的感動便會(hui) 化為(wei) 踏雪前行的力量:“我們(men) 不僅(jin) 守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是守護著身後的歲月靜好。”

  沿著冰川,越是往上爬,坡越陡、風越大。“大家把背包繩係在腰上,連接起來!”官兵們(men) 壓低身體(ti) ,采取跪姿緩慢前進,像壁虎一樣緊貼在陡峭的冰川上。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誓死捍衛勇士爭(zheng) 先……”在山腰休息點,屈雷組織大家休整,在二級上士黃宗芳的指揮下,官兵唱起了連歌《加勒萬(wan) 之歌》。

  《加勒萬(wan) 之歌》由下士孫健寧在2020年10月創作。一次執行某點位夜間偵(zhen) 察任務時,官兵們(men) 在零下30攝氏度的氣溫中,頂著狂風中緊緊盯著前方,8名同誌不同程度出現重感冒、輕微肺水腫等症狀,可沒有一人退縮。

  音樂(le)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孫健寧被身邊的戰友所感動,他想為(wei) 連隊創作一首歌,來歌頌這些平凡而又偉(wei) 大的戰士。他自己撰寫(xie) 歌詞、譜曲,並聯係作曲團隊製作伴奏,3個(ge) 月後,這首膾炙人口的連歌在雪山哨卡火熱出爐。

  翻越雪山之巔,巡邏分隊來到河穀內(nei) 。在一麵陡峭的崖壁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讓”8個(ge) 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裏便是此次巡邏的終點。

  “加勒萬(wan) 邊防連已成功到達點位,邊關(guan) 有我在,祖國請放心!”到達點位後,官兵們(men) 像是打了勝仗一般高聲歡呼,他們(men) 搓了搓凍紅的雙手,緩緩展開五星紅旗,麵朝北京的方向莊嚴(yan) 敬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