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維度看中國經濟這三年,讓數據說話!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增速領先。過去三年裏,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增速遠高於(yu) 世界經濟平均增速1.8%,也高於(yu) 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1.6%、0.7%和-0.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30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nei) 容,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認為(wei) 中國優(you) 化調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將改善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前景。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lan) 沙認為(wei) ,中國2023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遠超美國和歐盟。
近期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也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和對全球經濟複蘇的貢獻。
摩根士丹利近期把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3個(ge) 百分點至5.7%。高盛集團連續第三次上調明晟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認為(wei) 中國當下市場回升不僅(jin) 是消費和服務貿易恢複,更是“跨越許多產(chan) 業(ye) 、基礎更加廣泛的增長恢複”。
據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測算,2013年至疫情發生後的兩(liang) 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過去一年多來,全球經濟持續麵臨(lin) 高通脹和貨幣政策收緊壓力,中國成功將物價(jia) 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為(wei)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wei) ,得益於(yu) 良好基本麵和有效宏觀政策應對,中國優(you) 化調整防疫政策後經濟將實現更快恢複。中國超大市場規模、重要的供應鏈地位、獨特的資源稟賦、科學的經濟社會(hui) 治理、開放的經貿政策等因素,共同改善了中國經濟前景,給全球應對通脹、促進貿易、維護供應鏈穩定等帶來更多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