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鏈從雪場再延伸 村民從村莊“滑”入雪場
央視網消息:春耕備耕時節,河南伏牛山區又是另一番景象。那裏的冰雪經濟“熱氣騰騰”,帶動周邊四裏八鄉(xiang) 的農(nong) 民走出村莊,成為(wei) “夏時農(nong) 忙冬滑雪”的農(nong) 民教練。
黃海峰家在欒川縣陶灣鎮陶灣村,離雪場不到20公裏。以前這裏沒建雪場之前,伏牛山四周的村民習(xi) 慣於(yu) “貓冬”。這些年,大山的變化多了起來,網通了、路直了,高鐵也修到了洛陽古城了。雪場的規模也在這種變化中擴大,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新的就業(ye) 門路。從(cong) 農(nong) 民到教練,轉換身份卻並不容易。
洛陽、欒川兩(liang) 級政府和當地體(ti) 育協會(hui) 攜手推出滑雪教練專(zhuan) 場培訓和證照考級,這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來報名。
雪場變職場,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裏的負責人算了一下,滑雪教練一個(ge) 雪季平均收入在2萬(wan) 元—3萬(wan) 元,多的可以達到5萬(wan) 元。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雪場再延伸,欒川把冰雪經濟、鄉(xiang) 村旅遊確定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培訓出鄉(xiang) 村運營師、民宿金管家、滑雪教練等一大批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現在全縣的農(nong) 民通過培訓持證人數已經達到3.9萬(wan)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