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遊後付:讓“信用遊”真正實現暢遊無阻
先埋單後消費,這是生活中的常識,但數字經濟時代,一切皆可改變。據報道,近日,安徽黃山等景區先後上線“先遊後付”係統,遊客可以0元預訂景區門票、索道票,先遊後付、不用不付,預訂後刷身份證就可以進景區。此舉(ju) 受到了遊客歡迎,被稱之為(wei) “信用遊”。(《經濟日報》2月4日)
先旅遊後付款,憑信用積分享受服務,看上去真的很美。說實話,沒有哪個(ge) 遊客願意把寶貴攢出來的出遊時間大把地浪費在訂票、訂店上,更不會(hui) 樂(le) 意讓退款等具體(ti) 過程,一點點消磨自己的好心情。有了“信用遊”,看似複雜的旅遊,變得更加便捷。景區上線“先遊後付”係統,依托大數據和雲(yun) 計算數字賦能,普通遊客在手機界麵上,即可輕鬆完成購票、訂酒店等,真正做到了“一機在手,暢遊憑我”。
每個(ge) 遊客都願意用最少的錢,獲得最高性價(jia) 比的消費體(ti) 驗。在“信用遊”新旅遊模式下,用戶除了可以0元預訂景區門票、索道票,還能免押金入住酒店,免押金租用帳篷、自拍杆等旅行用品,下單後無需支付,出遊30天後支持自動扣款;還能領取黃山城市卡,享受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黃山美食、文創產(chan) 品等多重優(you) 惠。麵對捆綁大禮包的“信用遊”,節省了腰包銀兩(liang) 的遊客,顯然更加青睞。
其實,“信用遊”新旅遊模式,也不全是對消費者單方利好。正在試水的“先遊後付”,讓文化和旅遊部此前發布的《關(guan) 於(yu) 開展文化和旅遊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真金白銀”式的新舉(ju) 措落地有聲。對景區和商家來說,芝麻信用達到一定分數的用戶可享受“先遊後付”,不僅(jin) 不會(hui) 增加經營成本,反而更容易增強對高質量遊客的黏著度。對在新冠疫情中漸漸複蘇的旅遊經濟,“信用遊”是一針強心劑,有利於(yu) 吸引更多遊客,為(wei) 景區注入更強勁的發展後勁。從(cong) 更長遠的角度看,這項新舉(ju) 措的嚐試,對於(yu) 構建數字經濟、打造信用社會(hui) 也有助推意義(yi) 。
當然,“信用遊”作為(wei) 一個(ge) 新事物,還並不完美。比如,這種新模式更多運用於(yu) 團隊遊、線路遊、門票酒店等標準化產(chan) 品,對非標準化服務的契合度還不高。又如,雖在安徽黃山、廣西桂林、山東(dong) 日照多地試點,但尚未普及推開,經驗積累還有不足等。在數字為(wei) 王的新模式下,如何健全“信用遊”規則體(ti) 係,如何確保用戶信息高度安全,如何更好地提升遊客出行滿意度,如何借助數字化推動旅遊服務產(chan) 業(ye) 升級,有關(guan) 部門還要有更深入地探索,給廣大遊客帶來更舒心的體(ti) 驗,給旅遊產(chan) 業(ye) 帶來更健康的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