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激情冰雪熱中國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一年前,北京“鳥巢”中燃起的一簇微火照耀天地,北京冬奧會(hui) ——這一相約七年的冰雪盛會(hui) 展開了精彩畫卷。而在這個(ge) 北京冬奧後的第一個(ge) 冰雪季,冰雪運動成為(wei) 越來越多中國人冬天裏的新玩法,甚至過年的新年俗。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裏,“冰雪遊”已經成了最熱門的休閑方式之一,無論是原本就有冰雪運動傳(chuan) 統的東(dong) 北、華北,還是不常見冰雪的華南,都有大批冰雪運動的愛好者在冰雪的世界裏釋放火熱的激情。
國家速滑館被大家親(qin) 切地稱為(wei) “冰絲(si) 帶”,曾經是北京冬奧會(hui) 速度滑冰比賽場館。2月4日,記者來到了這裏。
場館裏將要進行一場市民挑戰賽,全國各地的業(ye) 餘(yu) 滑冰愛好者齊聚一堂,切磋技藝。來自陝西省榆林市的退休職工閆誌樞這次是專(zhuan) 程趕來參賽。雖然已年過六旬,她對冰雪運動依然滿懷熱情。
這次市民挑戰賽是由國家速滑館和北京市滑冰協會(hui) 共同主辦的,分男子、女子500米競賽項目,共有71名選手參賽,最大的64歲,最小的11歲。
奧運級別的冰麵、國際級的裁判、專(zhuan) 業(ye) 電計時係統、4個(ge) 轉播機位的現場轉播上屏,連“市民紀錄牆”也是奧運同款。北京市民曲藝曾經做過北京奧運誌願者,也是所在企業(ye) 服務保障冬奧會(hui) 的先進個(ge) 人,到這裏來參加一次比賽,就像圓了他一個(ge) 夢。
曲藝:“奧運開完之後能夠留下這樣一個(ge) 場館,讓我們(men) 這些市民還有愛好者們(men) 有一塊專(zhuan) 業(ye) 的場地一起參與(yu) 冰雪運動,覺得開一次奧運留下這麽(me) 多寶貴的財富,這也是我們(men) 愛好者和作為(wei) 北京市民的驕傲。”
從(cong) 戶外冰場到冬奧場館,這跨度讓閆誌樞享受的同時也略微有點緊張,她最後以2分11秒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比賽。在她看來,這場比賽最大的收獲讓她堅定了繼續參加冰雪運動的信心。
閆誌樞:“過去咱們(men) 搞體(ti) 育主要是為(wei) 了國際互動。現在群眾(zhong) 性活動搞起來以後,提升整體(ti) 的素質,百姓的大眾(zhong) 的素質。因為(wei) 身體(ti) 一好,心情好,心情一好,自然而然人就很陽光。”
去年7月,中國速滑館就正式麵向大眾(zhong) 開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奧運景觀和冠軍(jun) 冰麵,觀眾(zhong) 買(mai) 票後就可以上冰暢滑,累計接待遊客21萬(wan) 人次。
國家速滑館公司副總經理程淑潔:“我們(men) 開始的時候,大力推的是旅遊,首先推的是旅遊參觀以及上冰體(ti) 驗的業(ye) 態。這個(ge) 業(ye) 態穩定發展之後,我們(men) 又推出了培訓的業(ye) 態和課程。後續還要引進賽事,市民賽事隻是一個(ge) 開端,把滑冰運動推向更高更深的水平。”
冬奧會(hui) 後,首鋼滑雪大跳台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成為(wei) 北京熱門的旅遊打卡地。位於(yu) 北京延慶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17條高山雪道全新亮相,經改造後向公眾(zhong) 開放。張家口雲(yun) 頂滑雪公園在這個(ge) 雪季已經舉(ju) 辦了約30項冰雪賽事活動,是最繁忙的冬奧場館。
滿負荷運轉的不僅(jin) 是冬奧場館。2022年底,第九屆全國大眾(zhong) 冰雪季在黑龍江哈爾濱啟動。黑龍江是我國冰雪運動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群眾(zhong) 冰雪運動參與(yu) 率達到57.8%,位列全國第一。在這樣的基礎上,為(wei) 了讓更多的人走到室外,到冰場體(ti) 驗冰雪運動的魅力。近年來,當地還建設了3000多處公益冰雪場地,還逐步增加了冰雪娛樂(le) 項目,免費向遊玩的市民們(men) 發放冰雪運動裝備。
冬奧會(hui) 後,覆蓋北京和張家口的“京張文化體(ti) 育旅遊帶”的建設也開啟了加速度。眾(zhong) 多體(ti) 育類企業(ye) 落戶這片區域,涵蓋了賽事組織、場館運維、體(ti) 育旅遊等多個(ge) 細分領域,為(wei) 投資消費和就業(ye) 提供了重要的動力和引擎。
北京冬奧會(hui) 留下的不僅(jin) 是奧運場館,富有經驗的冰雪運動運營人才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魏慶華是北京冬奧會(hui) 張家口賽區一個(ge) 山地運行團隊的中方負責人,他已經跟冰雪運營打了30年的交道,從(cong) 黑龍江到北京,隨後又轉戰崇禮。記者見到魏慶華時,他正跟同事一起在國家越野滑雪中心檢查賽道,這裏正在舉(ju) 辦河北省第四屆冰雪運動會(hui) 。
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古楊樹場館群特聘運營專(zhuan) 家魏慶華:“盡管是一個(ge) 省級的賽事,但是我們(men) 用的是奧運的場地設施設備,也都按照奧運的標準進行準備。”
冬奧會(hui) 以後,魏慶華和他的團隊變得越來越忙碌。他的辦公室裏放了很多石頭,這都是魏慶華過去一年到全國各地指導建設冰雪項目時帶回來的。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我國冰雪運動的區域也從(cong) 傳(chuan) 統地東(dong) 北逐步延伸到了華北,進而在我國西北等地區快速發展。2月5日,新疆伊犁的一個(ge) 考察團就來到了崇禮,這是魏慶華最近接待的第四批冰雪產(chan) 業(ye) 考察團。
新疆伊犁州文化和旅遊局規劃發展處負責人王濤:“冬奧會(hui) 開完了以後,我們(men) 明顯感覺到冬奧對整個(ge) 冰雪經濟,尤其是冰雪運動帶來非常大的引領和領跑作用。伊犁州一直是新疆傳(chuan) 統旅遊資源大州,這幾年州黨(dang) 委政府逐步把冰雪資源、冰雪產(chan) 業(ye) 的發展作為(wei) 旅遊興(xing) 州往上“補短板”的一項重要工作。”
顯然,在冬奧會(hui) 後,冰雪運動經營者的舞台變得更廣闊,魏慶華和他的同伴們(men) 希望未來在全國建設更多一流的冰雪運動場地。
在冬奧會(hui) 舉(ju) 辦前夕,中國就成功實現“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這一宏偉(wei) 目標。在此基礎上,冬奧之後又有了新的突破。根據相關(guan) 統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為(wei) 3.44億(yi) 人次,是2016—2017冰雪季的2倍多。競技體(ti) 育是金字塔尖的明珠,要成為(wei) 真正的冰雪運動大國,發展群眾(zhong) 體(ti) 育、讓更多的人上冰上雪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不久前,新疆烏(wu) 魯木齊市中小學校的學生們(men) 舉(ju) 行了一場滑雪比賽,不同年級的學生要分別完成5公裏、10公裏和15公裏的滑行,這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是個(ge) 不小的挑戰。而此前,當地還舉(ju) 辦過一些小型比賽讓孩子們(men) 不斷地去鍛煉。
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辦以後,熱愛冰雪運動的孩子們(men) 有了更具體(ti) 的目標,也有了更多的機會(hui) 。2022年12月,新疆召開了第一屆冬季運動會(hui) ,冬季運動會(hui) 將持續到今年3月。烏(wu) 魯木齊縣廟爾溝中學是“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學校900多名學生中,有將近一半人會(hui) 高山滑雪。這幾天學校同學們(men) 正在努力訓練,準備參加幾天後冬季運動會(hui) 的冰球比賽。
冬奧精神要求“迎難而上、追求卓越”,而在訓練的過程中,孩子們(men) 也自然領悟到了這一點。
當地在引導青少年學生參與(yu) 冰雪運動、享受冰雪樂(le) 趣的同時,也為(wei) 培養(yang) 體(ti) 育後備人才打好基礎。目前,烏(wu) 魯木齊市有一萬(wan) 多名中小學生都參加了冰雪運動的學習(xi) 訓練。
新疆烏(wu) 魯木齊市教育局副局長張衍明:“我們(men) 利用社會(hui) 資源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上雪、上冰的實踐活動。今後,我們(men) 將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力爭(zheng) 使全市的中小學生都能掌握滑冰、滑雪的技能,為(wei) 自治區、為(wei) 國家輸送一批優(you) 秀的冰雪人才。”
北京冬奧會(hui) 後,中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dong) 進”的步伐不斷加快,冰雪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熱愛。展望未來,冰雪產(chan) 業(ye) 展現出更廣闊的前景。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ti) 策劃部遺產(chan) 管理處處長劉興(xing) 華:“北京冬奧會(hui) 極大地帶動我們(men) 國家冰雪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激發了廣大民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熱情,實現了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我們(men) 還是要持續推動更多的人參與(yu) 冰雪運動,還要持續辦好全國性的、群眾(zhong) 性的冰雪品牌活動,建設更多優(you) 質的冰雪場地設施和場館,為(wei) 廣大民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創造條件。”
北京冬奧會(hui) 留下了豐(feng) 厚的奧運遺產(chan) 。“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開啟全球冰雪運動的新時代,“冰絲(si) 帶”“雪飛天”“雪遊龍”“雪如意”等冬奧場館向公眾(zhong) 打開大門。冬奧還牽引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成功辦奧和區域發展雙豐(feng) 收。除了有形遺產(chan) 之外,北京冬奧會(hui) 帶來的精神、文化等“無形遺產(chan) ”,不僅(jin) 將推動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也將推動冰雪產(chan) 業(ye) 迎來新的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